新闻中心 > 要闻

探索“村档乡(镇)管”模式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福建省三明市档案局局长 李永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4-09 星期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有所呼,档案工作有所应,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确保村级档案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对于维护现有农村经营体制、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日前,福建省“村档乡(镇)管”工作现场会在三明市建宁县召开,标志着三明市对“村档乡(镇)管”工作模式的探索已趋于成熟。

创新工作模式,为村级档案“找出口”

    农村档案作为村级组织开展工作与活动的原始记录,客观反映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面貌,是展示农村基层工作质量、巩固农村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依据。但是长久以来,村级档案“怎么建、怎么管、向谁移交”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档案工作者。为了解决村级档案的管理问题,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一个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一套围绕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切身利益的村级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批承担连接县、乡、村档案工作节点任务的示范乡(镇、街道)档案室,建立一张整合农业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查阅网络”的工作思路,三明市于2016年起在全市推广“村档乡(镇)管”工作模式。在明确村级档案产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村档乡(镇)管”的形式为村级档案管理提供出口,有效缓解了村级组织的档案保管压力。而乡(镇、街道)档案室保管满10年的村级档案,经过鉴定有价值的部分可转由县级综合档案馆委托代管,更进一步明确了村级档案的最终流向,避免了无限制地增加基层的负担,为最有价值的村级档案提供了归宿。2018年,在三明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移交托管村级档案被作为一项工作要求予以落实,各行政村(社区)在换届前将本届“两委”任期内的档案移交乡(镇、街道)档案室委托代管。2015年至2017年,全市所有村(社区)本届任期内档案连续保管,7.3万卷档案移交乡(镇、街道)档案室托管。

建立长效机制,对村级档案“立规矩”

    三明市将“村档乡(镇)管”工作上升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组成部分,推动农村档案工作更加有效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市政府出台了“村档乡(镇)管”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制定了“村档乡(镇)管”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乡、村两级档案工作“收、管、用”全流程管理制度,并召开现场会全面动员部署,召开推进会督促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还多轮次开展督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改进薄弱环节,真正形成了有效联动、长效运行的工作落实机制。为进一步规范基层业务工作,市档案局编制了《“村档乡(镇)管”工作手册》《乡(镇、街道)档案室评估办法》,安排业务骨干到县、乡、村开展培训,乡(镇、街道)档案分管领导、乡村两级档案员等共计2000多人参加了培训。市、县档案部门推动乡、村加强村级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在各乡(镇、街道)建立了集中整理制度,要求各行政村(社区)每年3月到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集中整理上年度本村(社区)档案资料。为增强基层工作合力,市档案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编印了《选派干部到乡村档案工作实用手册》,辑录档案工作基本知识、建档要求、档案利用实例等农村档案工作规范,成为广大农村干部开展工作的“好助手”。

改善保管条件,为村级档案“建新家”

    为了加强对基层档案事业发展的保障,三明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将“村档乡(镇)管”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年度考核内容,将“村档乡(镇)管”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村级档案员享受每月100元的补助待遇。有了政策支撑,各乡(镇、街道)确保每年投入固定经费用于档案业务工作,按照相关规范建设库房、设置档案查阅场所,配备符合“八防”要求的设施设备,库房面积能满足10年以上档案量的存放要求,并实现库房、查阅、办公“三分开”。通过落实乡(镇、街道)档案室配套场所、设施要求,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增加了档案查阅室,80%的乡(镇、街道)调整扩大了档案库房,一半以上档案室更新了档案装具等,有效保障了村级档案安全。设置了专门档案查阅室之后,每个工作日都有档案员值守,确保群众查档更加方便,充分发挥了乡(镇、街道)档案室在“村档乡(镇)管”工作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沙县高砂镇、明溪县盖洋镇、永安市贡川镇等一批乡(镇、街道)示范档案室的带动下,全市142个乡(镇、街道)100%通过乡(镇、街道)档案室规范化建设评估验收,乡(镇、街道)档案室体制建设和业务开展水平显著提升,为村级档案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管理到位、查阅便捷的家。

加强基层治理,用村级档案“作凭证”

    齐全完整的村级档案为解决基层问题提供了真实、准确的凭证,增强了政府裁决和行政行为的公信力。大田县均溪镇在村级组织换届期间收到一封反映其家人选举权被剥夺问题的信,镇党政办经查阅档案核实,县、镇两级换届选举工作期间,该村选民摸底、列表造册、选民登记、资格审查、情况公告等工作规范进行,未剥夺任何公民的选举权,为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村级组织换届问题提供了有力依据。执纪监督问责讲究实证,三明市各乡(镇、街道)纪检部门在查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查阅档案,村“两委”是怎么决策的,村民大会是什么时候开的,表决情况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要是放在以前,也许就无法查实了,如今开展了“村档乡(镇)管”工作,以档案为凭证,历史问题一目了然。尤溪县坂面镇正山村在偏远的自然村开展土地复垦,涉及农户13户,补偿资金20多万元,但有农户认为补偿不合理,并到纪检部门投诉该村当时没有依据相应法规政策发放土地补偿费。为维护村集体资产和农户的合法权益,还村干部一个清白,正山村村支书到镇档案室调取了相关协议和原始凭证,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村里的补偿额度是合理合法的。通过发挥村级档案的凭证作用,三明市每年利用档案解决山林、土地、合同等纠纷上百起,出具各类证明3000余份,较好地化解了各类矛盾,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服务精准扶贫,把村级档案“当指南”

    扶贫档案对于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意义重大,档案工作做好了,村里有多少贫困户、致贫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扶贫措施等都可以通过扶贫档案弄清楚。宁化县河龙乡永建村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册贫困户共42户150人。福建省物价局挂村第一书记陈何杰回忆说:“刚进入永建村时,对如何做好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突然想起了存放在乡档案室的一排排分类清晰、标注明确的村级档案,我渐渐找回了工作的信心。”永建村扶贫档案包括省、市、县、乡各级的精准扶贫文件、会议记录、贫困户信息采集、村发展情况等,只有了解致贫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陈何杰带着从乡档案室查到的贫困户资料挨家挨户地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对于不同的致贫原因,要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举措,结合实际制订帮扶计划,为贫困户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路子,真正提高贫困户的生活质量。”陈何杰指着一排档案盒说,“扶贫档案就是我们的指导书”。

开发文化资源,为村级档案“打品牌”

    村级档案中除了有基层组织建设、经济活动、扶贫等涉及民生内容的档案,还保存了大量文化宣传方面的史料,村级档案由乡(镇、街道)统一代管,改变了这部分档案史料在村级组织中变为“信息孤岛”的情况。2017年,清流县为做好红色文化旅游工作,通过查阅里田乡红色文化、红色史迹等档案资料,制发了《红韵里田——清流第一乡》宣传手册,弘扬了里田乡的革命历史文化;宁化县在编纂反映苏区历史的《方田乡村史》时,从托管于方田乡的“五老”人员登记档案中,找到38位老人参加红军、游击队等革命经历的文件材料,为编史修志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永安市霞鹤村利用托管的村级档案资源,编纂了《牢记嘱托、留住乡愁》专题片,还形成了“三馆两室一长廊”的档案文化特色,建成“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一些乡村宗族还主动将族谱放到所在乡镇的档案室保管,进一步丰富了档案资源。“村档乡(镇)管”工作模式对加强农村档案管理、建设基层档案文化的探索,得到了福建省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工作是三明市先行先试的又一项创新品牌。

    开展“村档乡(镇)管”工作,既是农村档案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基层档案工作规范开展的必要举措,更是档案部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胆尝试。推动“村档乡(镇)管”工作常态化,必将规范农村精准扶贫、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等工作的档案管理,为构建多元化美丽乡村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档案部门的独特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4月8日 总第3357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