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作者:陕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 明平英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09 星期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根本性战略,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档案部门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陕西省档案局(馆)主动落实全国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的精神,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主动担起档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责任,积极向国家档案局选点推荐,在坚持档案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档案服务试点与乡村振兴示范相结合、自主申报和严格审核相结合的基础上,经逐级申报、现场调研,最终选定安康市石泉县中坝村作为全国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西北地区唯一的试点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省档案部门强化指导和服务,与县、镇有关部门同志紧密配合,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成绩。

    中坝村位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到的“鎏金铜蚕”出土地安康市石泉县。该村地处秦巴大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距离安康市区78公里、石泉县城25公里,现有253户879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坝村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先后投入1.5亿元资金,打造了一座占地1000亩的七十二传统作坊,充分利用档案资源进行总体规划,提升文旅产业文化内涵,促进乡村规范治理。该村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该村还带动周围6个村发展,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加强村级档案建设 拓展档案服务空间

    过去,由于村级档案工作人员均为兼职且流动性大,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再加上村民、村干部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农村的档案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当农村发展需要查找档案作为佐证时,才发现可利用的档案资源甚少,很多乡村记忆仅依靠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从而导致调解矛盾纠纷时缺乏证据,集体经济及农户个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屡有发生。因此,在试点中我们会同市县档案局(馆)集中开展档案专项指导和服务。一是加大档案收集力度,完善档案资源建设。一方面将历年来的水利设施、土地确权、农业开发建设等重点工作形成的相关文书资料进行复制、收集整理并进行数字化加工。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上门入户等方式开展征集,丰富档案门类和总量。在3个月的档案资源建设活动中,共征集到10多个门类的档案资料300余卷册,使全村室藏档案达到552卷5924件,还收集到34户的家庭档案、7件口述档案,拍摄制作传统工艺视频档案10部,通过与企业合作征集实物档案近300件。这些富有特色的村级档案资源,都将在后期服务乡村振兴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强化利用服务,开发档案资政惠民功能。从档案中获取信息,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用于指导村域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这是利用档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方面。例如,通过收集整理林权改革、土地确权、移民搬迁等民生档案,为村民解决住房、产业、教育、医疗、养老、惠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利用大量县城老街建设规划档案,使七十二传统作坊在建造风格上沿袭古村落旧俗旧貌,在道路等设施配套建设上注重融入石板街、门楼、草房等农耕文化元素;在实施移民搬迁中,除做到有证可查外,还注重从全县各地移民搬迁示范点借鉴经验,形成了将安置小区和七十二传统作坊同步规划建设的方案,实现了居住和产业的有机融合;建立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精准扶贫;通过各类信息推介用工,为农民创业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勤劳致富。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在试点村建立了档案保管、保密、利用、鉴定、销毁、统计、移交等规章制度;明确固定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明确岗位职责;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筑牢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防线,建成规范化的村级档案室、阅览室。

聚焦文化建设 发挥档案资源优势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历史档案、典籍、文献、民俗乡约、乡贤能人口述史等。农村档案是档案文化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善于发现、注重挖掘、勤于收集整理和大力开发这些档案,必将丰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使之更加发扬光大。

    石泉县中坝村在深挖农村档案文化、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石泉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发动镇村和乡贤,进村走访调查、实地拍摄,将反映村庄风土人情的一批文字、图片、声像资料整合并建档保存,并开展档案编研,推出了不少史志乡情丛书,建立了“乡村记忆馆”“村史馆”,同时打造了村级档案精品展。在发展石泉县全域旅游的过程中,档案助力打造“鎏金铜蚕·丝路之源”“鬼谷子故里·智慧之乡”两大文化名片和“秦巴水乡·石泉十美”的旅游名片。此外,成立鬼谷子文化、蚕桑文化等学术研究团体,利用档案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册全国知名商标品牌,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鬼谷子文化小镇、池河金蚕小镇、中坝作坊小镇等)。在乡村史志编研、地域文化研究、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村级档案均发挥了关键的凭证作用。

    石泉县中坝村档案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试点再次证明,档案工作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过程中,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服务功能,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独特作用。

带动产业振兴 助力农村经济建设

    在石泉县中坝村作坊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中,档案文化转化成经济效益的作用充分得以体现。中坝村的作坊小镇注重发掘档案文化,通过从各家各户手中广泛收集到的老物件、旧式工具等实物档案,为后来还原建成磨坊、油坊、酒坊、豆腐坊、铁匠坊、草鞋坊等七十二传统作坊打造了众多亮点;通过收集口述档案还原的鼓气馍、石磨豆腐、石泉蚕丝、手绘石头画、染布等传统工艺,为小镇旅游增加了文化气息;通过挖掘档案文化中的民俗活动方面的内容,包装了陕南花鼓戏、火狮子、舞龙、彩龙船等特色民俗文化节目,使得小镇旅游多了诸多生气;展陈的陕南农耕非遗文化制作工艺、背景知识、老照片等内容,传递了秦巴农耕文化的魅力;通过口述档案的整理进而包装成的石泉美食文化——“庖汤会”成功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涵。开发这些项目的同时,附近村民就近就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家庭和谐、子女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稳定了农村人口。据统计,中坝村仅接待旅游参观一项,每年就达20万人次,带动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近万元,被授予“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石泉县中坝村的试点虽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村级档案工作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试点经验如何复制推广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村和社区借助历史积淀、乡村记忆、文化传承留住人文精神、乡土风情和农耕文明,还需要档案部门与县区、乡镇政府共同研究落实;二是村级档案室建设的长效投入有赖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因此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文创开发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是为了整改落实,我们将积极总结试点经验和成效,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谋划和推进档案工作,同时主动作为,以点带面,积极推广,真正做到“规划先行、多方联动、示范引导、推动扩面、服务跟进”,进一步抓好对10个试点村的指导和服务,让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取得更大的作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7日 总第3433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