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馆际联动的四种模式及特点

作者:张林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3-10 星期二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公众对档案便捷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档案资源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为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探索民生档案远程服务馆际联动模式,在各地的积极探索下,当前馆际联动实践可归纳为市域、省域、城市圈和跨省4种馆际联动模式。

    一是市域馆际联动模式。在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各模式中,市域馆际联动模式最先被试行并获得成功,是许多省市普遍采用的基础模式,该模式主要以市档案馆为核心,辖区内其它区(县)档案馆共同参与,由市档案馆牵头,统一部署制定市域馆际联动的组织、规划、标准、规范、机制和流程。查档群众可在市内任意档案馆服务窗口查询保存在全市范围内其它综合档案馆的婚姻登记档案等民生档案,并享受跨馆出证服务。市域馆际联动模式具有3个特点。一是应用最广泛。与其他3种模式相比,市域馆际联动模式是最早实施的,其成熟程度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从目前实践情况看,市域馆际联动模式也是与查档群众需求最贴近、在各地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二是地域特征显著。市域馆际联动模式下,各档案馆所采用的规范、标准相同,查档群众对档案利用需求热点相似,各档案馆通常在设备、技术、资金等资源方面水平相当,其馆藏档案资源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多共同点。三是发挥着“基础”“中坚”作用。省域、城市圈或跨省馆际联动模式需在市域馆际联动模式的基础上展开,市域馆际联动模式是构建整个体系的“中坚”力量,这一模式下档案资源的“质量”与“数量”不仅是其他馆际联动模式开展的基础,还关系着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整体推进。

    二是省域馆际联动模式。省域馆际联动模式包括省、市、区(县)三级综合档案馆的跨层级联动模式,大多是在市域馆际联动模式取得一定成果基础上扩展而来的。2013年9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启省、市、县三级综合档案馆联动的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出证服务,其重要举措是在省档案局(馆)的统一部署下建成了全省共享平台——浙江档案服务网,如同开设了网上查档联合大厅,浙江全省100家综合档案馆分别把查档大厅的服务窗口搬上了互联网。省域馆际联动模式具有3个特点。一是分阶段、分重点的予以推进。第一阶段由省档案馆主导,重点推进全省综合档案馆间的协作。第二阶段重点转为建设市域馆际联动,为省域共享奠定基础。第三阶段实现全省网络共享平台上的就地受理、全省通办。二是属于功能服务型平台,在全省内共用。浙江档案服务网定位于全省综合档案馆对外提供档案服务的统一平台,属功能服务型而非资源集聚型平台,不需要各单位直接上传海量的档案内容。三是多级协同,百馆联动。浙江省省域馆际联动模式建立在省、市、县三级档案馆联动的基础上,全省100多家综合档案馆都是网络型共享体系中的一个“节点”,实现了“一网查档,百馆联动”。

    三是城市圈馆际联动模式。城市圈是以某些大城市为核心,集合周边城市共同合作而形成的一体化圈域经济现象。为提高相关区域的整体实力和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已批建了武汉城市圈、环渤海城市圈等数十个城市圈。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武汉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档案目录中心;2016年,武汉城市圈档案联动会议达成协议,圈内9个市级档案馆开展馆际联动,实现了民生档案的异地查询、跨馆出证。查档者在就近档案馆提出异地查档申请,即可获取保存在9个市级档案馆内的劳动就业、工龄、公证、离退休、计划生育、婚姻登记等方面的档案凭证。城市圈馆际联动模式具有3个特点。一是地域特征类似。城市圈馆际联动模式是基于城市圈改革试验区大环境发展起来的,是在市域馆际联动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它以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的集群作为共享整体,各市通常具有共同的地缘特征,在“一体化”发展方针指导下实现深度融合。二是城市圈内差异明显。城市圈馆际联动模式具有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区域性、集群性特征,圈内各市围绕中心城市展开联动,相较于圈内其它城市,中心城市往往在档案资源馆藏量、公众利用量、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大领先优势。三是组织形式独特。在组织结构上,城市圈馆际联动模式并未打破纵向的层级界限,一般圈内城市相互间是非隶属的平行关系,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共商馆际联动与共享事宜。

    四是跨省馆际联动模式。跨省馆际联动模式是地区档案馆与其所在省(直辖市)以外档案馆之间展开的馆际联动。地区档案馆在分析本地区民众跨省档案利用需求热点的基础上,联动其所在省(直辖市)以外档案馆,双方经沟通和协商后,根据馆藏资源实际达成合作意向,通过签署民生档案异地利用服务协议,确立馆际联动工作机制。目前,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已与全国多个省市档案馆建立了跨省异地查档服务机制,通过安全传输技术,打破了档案跨省查询利用瓶颈,实现了“立等可取”。跨省馆际联动模式具有3个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跨省馆际联动模式的产生是联动档案馆之间的自发行为,因此两家档案馆直接进行档案资源对等交流、共享,与纵向、横向的其他档案馆没有关联,通常不受地区和系统的制约。二是联动通常“成对”展开。跨省馆际联动模式下,隶属于不同省(直辖市)行政区域的档案馆之间在自愿达成联动关系基础上开展远程服务,其显著特点是联动是在2个跨省市档案馆之间的“一对一”“成对”联动,服务方式、服务范围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三是“点状”补充形式。跨省馆际联动模式尤其适用于查档公众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定向流动而产生的档案利用需求,因此实施该模式的城市数量较少、规模有限,呈“点状”分布,适宜作为在馆际联动共享机制尚未全面覆盖情况下的一种补充模式。

    从我国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实践现状看,以上4种馆际联动模式并非互相排斥、孤立存在。在实践中,许多省市往往会同时采用多种馆际联动模式,以达到民生档案服务公众的最佳效果。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数字档案馆数量的持续增加,采取市域、省域、城市圈及跨省馆际联动模式的地区数量必将增多,《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所要求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简化利用方式,推动辖区档案资源跨馆利用、跨馆出证工作”将呈现由点及面、迅速推进的发展态势。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3月9日 总第3496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