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以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浅析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张艳菊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4-07 星期二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说:“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实践的真实记录,蕴含着系统的农业科技探索经验和丰富的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研得以持续创新和科技成果得以有效推广的可靠凭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在高质量发展农业和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应受到更多重视。

    笔者认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者应主动作为,在整合开发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推动农业科技档案与农业农村建设实践的深度融合方面作更多思考。作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农业科研单位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打造乡村振兴亮点。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者要发挥好农业科技档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要对国家、省、市战略规划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找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做到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步推进。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资源优势,让农业科技档案走出档案室,到农村去、到生产一线去,为农民及科技下乡工作者服好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服务“三农”、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以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为例。作为山东首批15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之一,市农科院的档案室找准农业科技档案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市农科院的农业科技档案保存现状及利用实践

    作为全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市农科院设有11个研究所、1个试验农场、4个职能处室,研究领域涵盖德州乃至鲁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所需的粮经作物、蔬菜、土肥、植保、农业生物技术等10余个学科。2011年11月,市农科院档案室晋升为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省一级。目前,室藏文书、科研、基建、业务、会计、人事等档案3829卷,实物档案167件,照片档案1614张,其中有农业科技档案2036卷、业务档案157卷。农业科技档案主要收录了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结题、项目验收、成果申报等材料。业务档案主要收录了面向农民的科技服务及科技培训开展情况,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基地推广情况,科技扶贫的惠农政策、精准扶贫、土地流转、农业技术需求、经济收入、生产经营状况等材料,以及针对当地农民致富提供的增收措施、良种良方、技术要领、科普资料、意见建议等。

    市农科院在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并取得了有益成果,或可为农业科研单位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档案作用、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一是精准投递惠农政策,助力产业振兴。为推动惠农政策落地生根,市农科院成立送政策下乡专项活动小组,组织农技服务队伍通过开设微信群、“三农热线”“田间课堂”等形式,利用政策档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此外,积极开展惠农政策精准投递活动,根据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服务对象分类撷取政策内容,为他们提供具体的政策落地条件、申报渠道和申报程序,使服务对象全面了解和熟知惠农政策。市农科院档案室还汇集了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政策并印制了500余份《农业扶持政策选编》服务手册,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实现“送到的政策要讲到,讲到的政策要讲明白”,真正让服务对象听懂学会。

    二是公布专家信息,随时提供科技咨询。市农科院档案室结合各研究所提供的科研档案,整合本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通过自媒体发布各专业技术人员姓名、职称、研究方向、咨询电话等信息。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种植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在农业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可随时咨询本院农业技术专家,让农业专家成为农民种养的领路人,切实服务农民、农村和农业。例如,2013年4月突如其来的雪灾严重影响了全市农业生产,市农科院蔬菜研究专家通过利用分析历年气象及西瓜、甜瓜种植等科技档案,深入受灾一线,为农民提供科学适用的技术指导意见,由于行动及时、措施得力,市农科院为当地农户挽回了不少损失。

    三是按需分类建档归档,积极提供培训指导。市农科院档案工作者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根据各县(市)、区农业技术所需,分地区、分产业、分技术建立档案手册;根据定点贫困户需求实施“一村一档”“一户一档”“一年一记录”,全面记载每年贫困村的组织建设、群众思想状况、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每户村民的生产经营、经济收入、生活改善等情况;根据科技示范基地的需求留存新品种样本并对母本的熟性、商品性、丰产性、抗病性、纯度、农艺性状等作详细记录,分品种记录成册,整理新技术、新成果研发过程中日常性工作总结、技术总结、效益分析报告、查询咨询报告、应用效益证明、实施方案、试验总结、专利等资料,按技术按成果归档成册。此外,农业技术专家贴近农民、农村和农业,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参照科研档案,根据普通农户、贫困农户、家庭农场、种植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基地的不同农业需求给予专业指导,以提高农民、种植大户及农业带头人的科学管理水平,使其成为能生产、懂业务、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加强技术交流和转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档案室收集的资料具有原始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能直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农业科技档案利用的最终目标。目前,农业科技档案作为农业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的载体,已经进入科技市场,开始进行技术交流和转让。市农科院档案室根据小麦研究所、棉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杂粮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林果花卉研究所6个专业研究所科研生产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资料,根据档案的立卷规律和各类作物生产实际,按作物品种进行立卷,建立了小麦、棉花、玉米、杂粮、蔬菜和林果花卉科研生产档案。例如,在德0720棉花新品种的研究生产工作过程中形成了科研生产档案,市农科院档案工作者依托该档案与各种子机构进行合作,通过技术转让将新的科研成果投入市场,进而推动了棉花种子品质的改良。

    五是开展系列推广活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为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市农科院依托各研究所和档案管理室开展一系列科技下乡、科技扶贫、自媒体推广和成果展等活动。展览中的文字、录像、照片和实体档案都由各研究所和档案室依据历年农业科技档案材料制作而成,并通过自媒体将采集、加工、整理好的农业科技档案展现给更多农民,对档案中蕴含的农业推广技术信息、成果转化信息和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有效传播,从而向农民推广先进技术知识和科学理念,拓宽了农民视野,实现了农业科技资源共享。例如,2018年,为庆祝首届农民丰收节,市农科院举办了大型成果展,展示了农业科学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让农民通过了解和采用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了农业科学技术带来的切实利益。

关于提升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成效的思路和建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与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档案部门要找准农业科技档案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进而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者也应在整合开发农业科技档案资源与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农业科技档案与农业农村建设实践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成效。

    一要摆正农业科技档案的位置,提高服务意识。各级档案部门和有关档案室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找准科技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开展到哪里,农业科技档案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支撑性和基础性作用,充分认识到农业科学研究推广范围越大、档案部门的工作领域就越广、农业科技档案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在利用实践中,农业科技档案室要成为服务农民、农村、农业的智慧库,积极为农业科研人员、种植户提供档案查询服务,强化农业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与服务。

    二要构建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有关部门可利用网络构建智能化、交互式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科研人员之间、农户技术需求和农业科研技术支持之间、农业科研技术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之间实现有效衔接。依托农业科技档案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集成化服务,利用者可通过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检索,真正实现“零距离”查档。此外,提高科技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还应找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切入点,编写农业科技档案专题索引,建立农业科研成果档案专题数据库和各类农业科技档案目录,进而提升查档速度和准确性。

    三要积极挖掘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农业科技档案具有共享性、系统性、专业性、多样性和技术交流储备的功能,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试验示范、科学研究等工作中,应深入挖掘其潜在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指导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和农户种植。除了开展科技咨询、培训指导外,还可举办以成果转让和技术交流为主题的市场交易会、展览会,建立科技服务超市。例如,借鉴现代商品超市的理念建立以农业科研单位研究的技术、成果、品种为依托的科技服务超市,让农业需求者走进科技服务超市就能获得相应的信息和服务。

    四要利用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档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力。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要求收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材料,规范立卷归档,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原始数据的真实性,进而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的质量。农业科研单位可充分利用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档案,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或“企业+农户”为发展模式,将本单位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转让给企业进行扩大生产,充分发挥农产品研究、推广和生产的网络优势。此外,要加大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农业科研单位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有效利用档案开展陈列展览、“科技下乡”“农博会”等活动,展示年度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以更加生动有效的方式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力。

    五要倡导参与性的信息服务,完善服务评价体系。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各研究所、各职能处室业务工作的了解,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等工作中去。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和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动态,积极深入各课题组,通过有效沟通寻找档案利用的新方向,提前为科研人员、农户等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利用者之间的联系,尽力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此外,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跟踪服务工作,可邀请知名农业专家结合农业生产经营需要和职业农民的特点举办培训班,利用蔬菜种植栽培手册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手册等,采取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方式并带领农民进行实地观摩,让更多农民在实践中学有所得。为了更好地服务档案利用者,农业科研单位应不断完善服务评价体系,通过调研查找不足,不断优化档案服务内容和方式,进而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利用服务质量。

    总之,农业科研单位不仅要收集归档好农业科技材料、保存好农业科技档案,还要使其更好地服务科研人员、农户、农村和农业,将其更好地转为农业生产力,进而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借鉴。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扶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扶贫等都可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档案,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实践,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的服务成效,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6日 总第3508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