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流淌在档案里的扶贫光阴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扶贫工作侧记

作者:王 昱 吴威威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7-16 星期四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近年来,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电力”)作为国内大型电力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不忘初心、素履以往,精准扶贫、践行宗旨,通过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派驻帮扶、党建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形式,在青海、新疆、山西等地为全面建成小康贡献力量。

    走进国电电力档案库房,轻轻地翻阅着一卷卷档案、一册册照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奔向小康生活的故事渐次映入眼帘。档案中记录的是国电电力在坚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砥砺前行的脚步,那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

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看着照片上这个瘦瘦的红脸汉子,如果不是文字说明,也许没人能认出他。这还是当年那个书卷气浓重的“白面书生”吗?从事援青工作的王哲峰在青藏高原度过了3年时光,翻看他“2018年度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事迹,字里行间透着国电电力扶贫干部别样的坚毅和执着。

    曲麻莱县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属于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区。2016年7月,作为不满40岁的年轻干部,王哲峰来到该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主抓扶贫工作。据他回忆,刚到曲麻莱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震惊”。虽然之前也了解一些贫困地区的状况,但这里的艰苦程度还是让他始料未及。

    高原反应让初到当地的王哲峰很痛苦,但经过短时间调整后他就迅速投入了工作,立即开始走访调研,一个月内走遍一镇五乡,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这里太贫困了,村民们不止看不起病,连去看病的路费都掏不起。”写给公司的报告里,王哲峰这样描述:“这里大部分患病的村民都是得了肺结核这种极易传染的疾病,往往一得病就是一家子。村民没钱治病,于是越病越穷。”

    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当务之急就是治病!

    2016年9月,国电电力的第一笔扶贫资金拨付到位,300户因病致贫家庭每家分得援助资金6000元。这些钱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在解决“治病”问题的同时,王哲峰发现这里的教育水平很低,村民们普遍不愿主动送孩子上学。没有知识、没有教育,何谈脱贫?于是,他将有关“治身病易治心病难,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报告递交回公司。他认为,只有弥补教育短板,培育优秀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治愈“贫病”。

    2016年,国电电力创立了“国电助学帮困基金”,向因贫弃学的340户人家每家资助5000元,并向该县扶贫局捐赠10台电脑;2018年,国电电力拨付资金300万元,用于建设该县孤儿学校的师生宿舍楼,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2019年,国电电力再次提高教育扶贫资金至650万元,修缮了当地唯一一所高中的教学楼和宿舍。

    翻开照片档案册,一张当地孩子们佩戴着红领巾站在国旗下露出灿烂笑容的照片映入眼帘,仿佛那阵阵欢笑声就在耳旁萦绕。能上学、能受教育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多年来,国电电力累计向曲麻莱县投入扶贫帮困资金5000余万元,开展大型精准扶贫项目6项;当地脱贫的村有7个,占贫困村总数的87.5%;脱贫人口2782户9494人,分别占比总户数和总人数的82.67%和83.8%……在国电电力和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县已于今年4月脱贫摘帽。曾经贫困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小康之路将在青藏高原上越走越宽。

扶起来还要站得住

    2018年10月,中央扶贫办正式认定青海省玉树州刚察县脱贫“摘帽”,从国家级贫困县名单中退出。

    这一时刻被记录在厚厚的档案卷宗里,为刚察脱贫“摘帽”做过贡献的人都感到满足和幸福,不少在刚察开展援青工作的志愿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和当地民众共同欢呼“脱贫了,我们成功脱贫了”。

    然而,国电电力并未满足于阶段性的胜利,公司意识到脱贫只是扶贫工作的开始,还需“扶上马送一程,扶起来还要站得住”,只有让当地民众的生活蒸蒸日上,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才算真正的扶贫。

    档案里一个个时间节点,记录了国电电力扶贫工作的点滴。

    2019年3月5日,国电电力与刚察县“八对八”精准帮扶对接工作在西宁启动。按照公司提出的“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标准”要求,国电电力从居民结构、地域环境、产业分布、教育情况等角度综合考虑,选取青海新能源公司、内蒙古能源公司、北仑发电公司等8家基层单位,与沙流河镇、哈尔盖镇、伊克乌兰乡等8个乡镇结成扶贫对子,形成“八对八”对口支援帮扶模式。

    2019年3月27日,北仑发电公司开展“心连心,山海情”志愿服务活动,向热水煤炭产业园区奥凯民族寄宿制小学捐赠1.5万元的学习用品。

    2019年4月2日,宁夏新能源公司的志愿者服务队驱车前往吉尔孟乡,为当地两所幼儿园带去价值1.64万元的绘本书籍。

    2019年6月,河北新能源公司机关第一党支部与新泉村党支部签订《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书》,帮助购买总计价值3万余元的投影仪、触摸屏电视等多媒体设备。

    ……

    多次到哈尔盖镇参与帮扶的青年员工在工作总结中写道:“一闭上眼,仿佛就能看到这些孩子纯洁的眼神和满是冻疮的小手,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这也是国电电力人共同的心声。

    聘用草原管护员,做好生态扶贫;开展技能培训班,加大扶智力度;制订人才招聘计划,做好就业扶贫……国电电力2019年对刚察县的2000万元帮扶资金已精准落实到位,文件上记录的计划、数据如同一个个跳动的小火苗汇聚成一支大火把,帮助刚察县点燃走向幸福小康生活的梦想。

产业帮扶惠聚民心

    合上刚察县的卷宗,翻开新的一卷,我们从青藏高原来到祖国最西边的新疆地区。

    2014年,国电电力代管的新疆公司的员工进驻了库车县城郊的达哈拉村。到2016年,当年的贫困村已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放心村”,这是“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工作成果。

    2016年10月,新疆公司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专题活动,一对一、点对点结亲帮扶,35名新疆公司的干部员工与少数民族贫困户“结亲戚”。“同吃同住同劳作,同甘共苦拼致富”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最真实写照。“达达”王清民、“姐夫”刘允华……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对这些“访惠聚”志愿者的称呼,在他们心中,志愿者们虽不是血脉亲人,但更胜似亲人。

    王清民是库车县比西巴格乡东风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他依托农牧民夜校、田间课堂两个载体,进行汉语教学、实用技术培训,并邀请技术专家、致富带头人开展技能培训讲座30余场;自费购买大量书籍,自学果树种植、育苗和畜牧养殖等方面技术知识,为村民答疑解惑;为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办法”,先后帮助村里贫困户富余劳动力126人外出就业,使他们实现脱贫增收致富。2019年5月,“国家能源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簿上镌刻了他的名字。

    除了实实在在的驻村点对点帮扶,新疆公司结合民情和当地产业相对落后情况,研究制定了产业扶贫计划,授之以渔。

    从2012年起,新疆公司开始对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巴音傲瓦乡谢木那仁库热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2013年至2015年,投资77.3万元用于规模化养殖区建设和扩建工作,2016年又投资25万元扩建了贮藏风干厂房180平方米,有效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

    2018年,新疆公司在阿克苏地区先后促成蔬菜种植大拱棚建设项目60户、小拱棚建设250亩、庭院经济建设项目15户、肉羊育肥项目21户、自主创业项目8户,并完成了乡村道路建设和村养殖基地建设;2019年,再次投入41.2万元资金,帮助当地村镇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石榴树1.7万株,成活率超80%。

    产业扶贫,让贫困户实现了“个个谋产业,人人有收益”,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项扶贫经验立即在新疆地区传播开来。

    如今青海、新疆、山西等地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片瓦遮头到钢筋水泥,从荒芜到繁华,扶贫档案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切。国电电力从规范和加强扶贫档案入手,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进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一盒盒扶贫档案,一份份案卷、一张张照片,温暖了公司员工奋战扶贫一线的真情岁月,见证了国电电力在扶贫道路上的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流淌着国电电力人昂扬扎实拔穷根的扶贫光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7月13日 总第3550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