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默会知识对档案新闻编辑把关行为的影响

作者:郑艳方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9-02 星期三

    “把关”这一概念最先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最初用来解释食物消费的问题。勒温去世后,他在爱荷华大学的助手戴维·曼宁·怀特首先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传播研究。他研究了新闻编辑采用或拒绝新闻稿件的原因,提出了“把关人”的比喻。需要说明的是,“把关人”并不是只有个体层级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担任。帕梅拉·休梅克将把关分为5个层级,分别是新闻工作者层、媒体惯例层、机构层、媒介外在层和社会系统层。把关归根到底是决策行为,研究的是哪些因素影响新闻信息的发布。在这个意义上,毫无疑问,把关是新闻工作者最基础的职业行为。

    根据现有研究,影响新闻工作者把关的因素植根于其个人生活经验,包括思维方式、事后反思、经验启发、决策策略、认知结构、组织社会化、职业角色和价值观。笔者发现,这些因素大部分均为默会知识的范畴。

    “默会知识”这一概念由英国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他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而默会知识则具有高度个人化内隐性的难以书面言说的特点。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职业理想、价值观、反思和创新精神、审美偏好、人际沟通习惯、稿件加工策略等都是典型的默会知识。

    本文将《中国档案报》新闻编辑的把关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常意义上,新闻编辑有双重含义,一是指编辑工作,主要集中在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二是指新闻编辑人员,即在新闻机构中承担新闻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两层含义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本文通过观察分析新闻编辑(不局限于个体层面,也是整个机构)对默会知识的自觉运用,从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把好政治关、建立高质量作者群与把好档案业务关、运用创新思维与把好新闻业务关3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为进一步做好档案新闻编辑工作提供相关思考。

    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把好政治关

    政治把关是新闻编辑任何时候都应有的意识,坚持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是新闻编辑应有的基本政治立场。对于档案新闻编辑来说,要持之以恒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工作。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应用到新闻实践中的产物,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应用和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新闻编辑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政治把关意识,要在内容定位、选题策划、稿件修改、刊登发布等各个方面,自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做好党和人民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具体表现在:准确把握受众的需求,不断提高稿件的针对性、服务性;加强调查研究,提供贴合受众实际的新闻信息等。

    此外,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进一步要求档案新闻编辑把好政治关。新修订的档案法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档案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中国档案报》在一版头条位置推出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栏目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型表现。该栏目陆续推出全国各地档案部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举措成效,诠释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

    建立高质量作者群与把好档案业务关

    坚持实事求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素养。对档案新闻编辑来说,准确把握档案业务工作特点、掌握档案业务工作的内在规律性是为全国档案工作者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关键。因此,组建一支高质量的作者队伍对于档案新闻编辑来说意义重大。

    档案法的修订工作是档案界持续关注的大事。今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档案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7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明确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档案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档案工作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报道好宣传好这一重要里程碑事件?《中国档案报》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报道。

    今年7月2日,《中国档案报》一版刊登了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研究司撰写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解读》一文,从档案法修订的背景和过程、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工作3个方面对档案法进行了解读。紧接着,《中国档案报》开设了《档案法大家谈》栏目,邀请全国知名的档案法领域的专家,专门撰写解读类文章,供广大档案工作者学习参考。这些文章毫无疑问得到了广大档案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对于档案新闻编辑来说,如何建立自己的作者队伍呢?这与编辑自身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密切相关。《中国档案报》作为国家档案局直属事业单位,在联络全国各地档案部门、组织档案新闻作者队伍方面有着独特优势,目前已经在全国设立了成熟的特约通讯员网络,特约通讯员来自全国各省级、地市级档案部门。档案新闻编辑要树立网络思维,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作者的联系,以点带面,带动更多档案工作者投入到档案新闻撰写中,激发档案工作者的投稿热情,提高档案新闻报道质量。

    运用创新思维与把好新闻业务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这要求新闻编辑在工作思路上,要不断打破思维定势,勇于开拓新思路;在工作方法上,要善于运用新的宣传方式,提高传播能力;同时,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抓牢基础工作,提高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做好正面宣传?这个问题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新闻编辑积极运用创新思维来实践。从历史经验中,新闻编辑也可以获得一些学习和体悟。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这是我国新闻史上的大事,不仅树立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还推动了新闻业务上的创新,突出体现在典型报道上。莫艾在《解放日报》编委会上提出,“找一个斯达汉诺夫的典型来动员春耕”,之后报纸上刊登了大批吴满有式的劳动英雄的事迹,这些报道有效提升了群众开展生产活动的热情,在当时急需经济支持的边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去年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表彰了59个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43名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是全国档案系统的先进典型和标杆模范,为展现他们奋进新时代的担当作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中国档案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开设了《星耀兰台》栏目,陆续刊发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人物来自全国不同地区,《星耀兰台》栏目对他们加以系统介绍,使得他们的影响力不局限于家乡范围,对于各地档案部门见贤思齐、借鉴学习也很有帮助。

    聚焦基层也是新闻业务创新的有力抓手。《中国档案报》高度关注基层的创新做法,今年4月23日在一版头条介绍了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档案工作首次纳入县委巡察监督清单的消息。把这一消息放在头条位置刊出,主要是考虑到长兴县的这一做法在浙江省尚属首次,是档案监督管理的创新实践,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推进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有利于推进廉政档案、政治生态档案建设。

    由于《中国档案报》新闻版于每周一、周四推出,在新闻时效性上不如综合性日报,但报纸善用总结性、综述性报道,在深度、广度上积极创新。今年7月23日一版报眼位置刊登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档案部门做好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综述,很有力度。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档案新闻编辑积极运用创新性思维,以服务大局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建设性立场做好选题策划和把关的例子,实现了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相统一。

    那么,档案新闻编辑如何增进默会知识呢?首先,要认识到默会知识的存在,不仅要注重学习显性知识,还要重视默会知识。意识到默会知识的重要性,就不容易墨守成规,陷入编辑校对的惯例中不能自拔,使得整个编辑活动枯燥无味、缺乏创新。其次,要主动将默会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反思和体悟,探索新闻传播规律,进而升华为行动指南。最后,要自觉加强编辑间的交流对话。如中国档案报社坚持每周召开编前会,通过分享不同编辑的编辑特点,在交流和探讨中将默会知识转化为行动。在这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档案新闻编辑只有不断发展默会知识、转化默会知识,才能在专业领域获得更深入的发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8月31日 总第357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