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德清“优化镇村档案管理 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张玉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11-16 星期一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局,深入践行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理念,全力优化全县各镇村档案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理顺机制,推动镇村档案工作制度化

    多年来,全县不断建立健全县、镇、村档案三级管理体系,县档案局坚持每年开展镇档案管理工作督导和村级档案管理巡查,推动各镇(街道)档案室全部通过省一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并获得“浙江省示范数字档案室”称号。各镇(街道)切实履行“主管全镇(街道)档案工作,统一实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职责,以村(社区)档案工作协作组模式,积极督导和指导村(社区)档案工作,推动村(社区)文件材料归档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超60%。各村(社区)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每年安排专人做好年度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当前,全县所有村(社区)档案室都达到市级以上规范化档案室标准,40个村(社区)通过省行政村示范档案室目标管理认定。

    当前,全县各镇(街道)共有15名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县档案局坚持每年对各乡镇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测评,对不适应档案工作的人员,建议镇(街道)党委、政府及时进行调整、更换。近年来,已调整、更换档案工作人员3名,不断提高全县镇(街道)档案工作能力和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各镇(街道)档案规范化建设,全县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基层档案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对基层档案馆(室)建设、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各镇(街道)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县档案局专门设立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专项经费,围绕基层档案室密集架安装、档案数字化加工、乡村记忆基地建设等工作,每年向各镇、村拨付50万元档案工作经费,为各镇(街道)档案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规范业务,加强镇村档案精细化管理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县档案馆专门制定了《德清县行政村年度文件材料归档立卷类目表制定操作规程》,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完整齐全;编写了《德清县美丽乡村建设档案工作手册》和《德清县基层档案室业务手册》,解决了基层部门因档案标准不统一导致的推诿、归档不完整等问题,推动实现档案工作清单化管理。当前,各村(社区)每年归档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各村平均每年归档文件材料35卷,各社区平均每年归档文件材料800件,各村(社区)平均每年录入文件级电子目录860条。

    多年来,全县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建设,围绕档案库房固化、“八防要求”建设、库房管理等工作编制了《德清县行政村档案库房建设标准框架》,推动各村(社区)档案库房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出台《德清县基层数字档案室建设操作规范》和《德清县村(社区)数字档案资源登记备份操作规范》,规范镇村档案室在数字资源形成、存储、保管、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为大力推进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为推进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县档案馆与全县各部门、镇(街道)档案室建立了数字化成果交互共享机制,形成部门受益、中心备份、县域共享的民生档案资源利用体系。2019年,全县档案系统提供民生档案利用服务3000余人次。在全县各镇村建立档案查询受理点,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县4259名村级干部任职情况的核实工作。在房屋拆迁工作中,联合武康街道、村(社区)挖掘农民私人建房审批档案,为拆迁工作提供重要依据,517户拆迁户从中受益,共消除争议纠纷58次。

注重拓展,提升镇村档案工作服务能力

    2013年,省档案局局长专门到钟管镇为全省首家乡镇档案馆揭牌。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家乡镇档案馆。县档案馆专门制定了《德清县乡镇档案馆业务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数字档案建设具体任务和基本要求。目前,全县已建立档案馆的乡镇均按《规范》要求正常开展档案业务工作,未建立档案馆的乡镇(街道)积极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我提升。如洛舍镇不断规范全镇事业、聘用、退休人员、行政村(社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积极发挥人事档案资政作用;新安镇专门建立了村级档案指导与督查小组,不断提升村级档案管理水平;下渚湖街道主动开展行政辖域内档案数据登记备份工作,确保区域档案信息安全。

    对照《村落历史文化信息资源建档框架》,按照省档案局“千村档案”工作建设要求,县档案馆以1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为突破点,专门组建摄制采集队伍,在镇村档案工作人员协助下深入各村,拍摄历史村落风貌并收集相关文件材料,经筛选、分类、整理、编目后,为涉及的8大类37小类的村落历史文化信息资源建档,不断丰富“千村档案”数据库。随后,各村档案工作人员对照1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的标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完善“千村档案”资源建设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村落档案数据库总容量达100GB,总附件数超3.2万件。同时,全县不断加强对“千村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整合村落自然环境、人文要素类资源,大力推进乡村记忆场馆建设,举办历史文化村落展览;利用馆(室)藏纸质文献数字化成果,编纂《历史文化村落档案文献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利用航拍素材,专门制作历史文化村落纪实专题片,宣传各村发展变化和典型人物事迹。全县的“千村档案”建设工作经验还被省档案局以文件形式进行转发和推广。

    围绕美丽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县档案局提前谋划,主动介入,大力挖掘档案资源,协助指导各村建设乡村记忆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县已有80个村建立乡村记忆基地。如今,乡村记忆基地正逐渐成为各村历史文化和村落特色的展示场所,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动载体。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1月12日 总第360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