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将档案馆打造成“网红打卡地”

作者:黄 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3-22 星期一

    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往往是收集、保管和提供档案利用的机构。而实际上,档案馆早已成为我国法定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为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应该对档案馆进行科学战略定位,积极拓展其功能,大力运用先进成熟技术,大胆改进运营方式,让档案馆成为教育人、感化人、吸引人的“网红打卡地”。

    在建设定位上,应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档案馆建设放置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视野、大背景、大环境中,重新审视和定位新时代档案馆的地位,思考档案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评估档案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就当前及中长期发展看,应积极发挥档案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着眼于把档案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域人文展示园地、红色基因发源地、民生档案服务中心、党政文件开放中心,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加油站”、文化休闲地,彻底改变档案馆是文件材料集结地的“古板”印象。

    在功能拓展上,应在保留档案馆主干功能的基础上,立足档案做足文章,围绕档案“周边”做深文章,既要保持档案特色,又不拘泥于档案本身,让档案馆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应强化档案教育功能,以档案文献史料、实物档案为基本载体,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让更多人通过档案来感受昨日之艰辛、今日之不易,珍惜和创造美好生活。应积极发挥档案宣教功能,运用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优势,大力开展档案管理常识学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档案工作的理性认知和感性认同。应扩充地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功能,以档案的不同载体形式展示地域性非物质文化。应以不同形式的档案文创产品传播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情、民风、民俗文化,让外地人慕名而来,当地人经常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来了有收获,真正让档案馆成为一方水土的文化风景线。

    在技术运用上,应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加快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绿色档案馆建设步伐,为档案插上信息化翅膀,助力档案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应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为主,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原则,加速推进档案资源由纸质变数“质”,为信息时代的档案高效服务利用奠定基础。应积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将不同单位、系统处理的档案日常业务和有档案信息需求的计算机,用“云”的方式连接起来,推动形成“档案云”,实现分布式、点对点的精确服务。应利用微信、抖音等大众易于接受的传播平台,建设有情怀、有内涵、有温度的公众号、视频号,讲好档案故事,传播档案文化,实现档案价值最大化,将有形馆与无形馆相结合,将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相结合,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档案文化带来的精神熏陶和愉悦。

    在运行机制上,在保持档案管理职能主业不变的前提下,应积极借鉴近年来政府职能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机构运行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收和优选有资质、有能力、有运营经验的社会组织、商业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参与进来,协助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档案编研产品开发、加工、传播等。应加大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宣传机构,以及博物馆、文化馆、出版机构的合作力度,运用档案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应组建由档案专业力量、党史爱好者、方志工作人员和档案离退休人员相结合的志愿者队伍,引导他们参与到档案工作中来,提升档案事业发展活力,推动档案馆建设质量和水平迈上新高度。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3月22日 总第3655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