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铭记初心使命 勇于担当作为

——“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威海市档案馆工作纪实

作者:特约通讯员 林永茂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4-15 星期四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铭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党的建设和档案业务建设,档案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19年被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档案中心建设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4年8月,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档案馆新馆后,市档案馆高度重视,先后到广东、上海、辽宁等地考察学习,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以“大档案、大数据、大文化、大服务”为理念,采取“整合资源、综合服务”模式,把市档案馆新馆建成集档案保管、查阅利用、展览教育、社会课堂、学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窗口和人文文化服务场所以及具有档案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方案。

    方案迅速得到市委、市政府批准,并确定命名为“威海市档案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由档案保管、展陈利用、查阅服务、整理加工、行政办公和辅助设施六大功能区组成。项目由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威海建工集团施工,2015年3月奠基,2017年12月竣工,2019年8月正式启用,成为山东省地级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档案馆,树立了档案馆建设的新标杆。2019年12月,威海市档案中心工程喜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开创档案智慧化管理新模式

    根据国家档案局和山东省档案馆相关要求,威海市档案馆以新馆建设为契机,提出智慧化档案馆建设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批准。该项目于2016年11月实施,2018年4月完工,同年7月通过专家组验收。项目包括智慧档案业务系统和智慧支持保障系统两大部分。智慧档案业务系统包括:数字档案的智慧化收集、整理、服务3个子系统和实体档案的智慧化管理利用系统。智慧支持保障系统包括:智慧保障一体化管理平台、机电控制系统、通讯系统、智能安防系统、信息交互系统、网络配套系统6个子系统,实现了整个楼宇管理的智慧化。

    2018年7月,全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整改落实推进会暨全省档案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与会人员现场参观考察了该项目,称赞威海市档案馆开创了档案智慧化管理新模式。为此,国家档案局确定威海市档案馆作为实施国家电子档案自主可信长期保存存储系统建设与标准体系编制的全国示范应用和征求意见单位。

档案一体化管理创建新机制

    2017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规划布局要求,威海市档案馆提出全市档案一体化管理方案,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并由市两办下发意见加以推进。

    全市档案一体化管理机制,以档案馆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依托,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打造全市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网,为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利用档案开通“直通车”,为市民利用档案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整合实体档案资源。改革现有档案分散保管体制,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整合各级档案馆(室)实体档案资源,将市直部门和各开发区的所有档案全部纳入市档案馆集中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最大限度地优化档案资源配置,提高档案综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能。目前,不动产、城建、人社、公正、司法等首批档案已经进馆。档案馆设有专门的库房和服务窗口,方便专业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二是构建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由市档案馆牵头,协调电政办等单位,研发“威海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部署在威海电子政务云平台中,接入电子政务网,无缝衔接公文交换系统。2018年3月,完成“威海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4月举办全市档案人员培训班,6月召开全市档案信息化培训会议,对市直部门档案员和档案系统信息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开始在全市推广应用。目前,124家市直单位完成账户注册正式使用平台。

境外档案征集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威海的近代史档案大多集中保存在国外公共文化部门,是构建威海市历史记忆的主体。针对这一情况,威海市档案馆在全国首开境外档案征集先河,先后16次组团赴英、法、比利时、南非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从3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征集到大量珍贵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基本勾勒出威海自北洋海军成军至1949年60多年的历史演进脉络,为再现城市历史提供了宝贵素材。

    2012年,全国境外档案征集工作座谈会在威海召开,威海市档案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地级市档案部门同其他5家副省级以上城市档案部门作典型发言,并以开发促征集、强服务的经验做法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多年来,威海市档案馆与外国友人、相关组织始终保持紧密联系,档案资料征集捐赠和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

全方位推进口述历史采集活动

    为记录城市历史、服务经济发展,威海市档案馆从2012年开始启动口述历史采集活动,采集对象为全市退休老干部、模范先进人物、社会公众人物、老字号、老品牌等。

    为把口述历史采集活动办好、办实,威海市档案馆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通过查阅馆藏档案、走访知情人士、举办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前期调研,并派员赴口述史权威机构学习,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由市委办公室印发。二是将该活动作为全馆头等大事来抓,成立由市档案馆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打破既有的科室分工格局选配工作人员,将骨干力量、优势资源、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到活动中来,特别是注重选择品行端正、业务过硬的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杜绝泄密现象。三是针对个别老干部因种种顾虑而热情不高的现象,市档案馆主要领导逐家逐户登门作动员,努力让纳入采集范围的所有老干部全部同意接受访谈。四是提供良好的访谈环境,并针对受访人的身体与心理特点,根据受访人提供的人选,邀请曾与之共同艰苦创业的人员忆往昔、话今朝、看未来。

    在采访过程中,有的老干部自行组织座谈会或打电话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有的亲自查阅史料,认真核对每一件史实、每一条信息;有的为了一句结论、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与工作人员仔细推敲,其热情之高、态度之认真,令工作人员为之动容。

    威海市档案馆利用采集到的珍贵口述史料创办了内部刊物《威海足迹》,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发放,并在全省档案系统进行交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外,威海市档案馆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就口述档案采集工作经验作典型发言,并获全省档案工作改革创新奖。

加强档案文化宣传奏响时代强音

    近年来,威海市档案馆结合档案征集与资源开发利用,以主题展览和电视专题片为载体,以唤醒社会记忆为目标,积极与国内外档案界人士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档案宣传,发出档案声音,奏响时代强音。

    威海市档案馆先后举办了“晚清时期英国在华租借地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战华工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了不同题材的主题展览19期(次);先后同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威海电视台、威海广播电台联合录制专题片50部(集);深度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设历程图片展”“威海建市30年图片展”和“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展”等6项重大文化项目;同海外公共文化部门及专家学者通信659封,接待港台及欧美各界来访友人130人次。

    2014年,威海市档案馆与山东省侨办在欧洲联合举办了“一战华工在欧洲”大型图片展,该展览在英国、法国、比利时巡展。与此同时,市档案馆在市民文化中心举办“回望一战百年——华工军团世纪颂”大型图片展。2015年,市档案馆还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法国恩布拉电视制作公司合作拍摄了纪录片《一战中的华工》,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2016年以来,市档案馆打造的“奋进威海”“中共威海党史展”“家庭档案展”“威海保密展”等固定展览成为胶东红色教育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观众的好评。此外,威海市档案馆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先后编辑出版了《米字旗下的威海卫》《回望庄士敦》《蓟与竹——洛克哈特传》《骆任廷家书》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档案文化产品。一系列的档案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合作既拓宽了档案文化的传播范围又提高了威海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4月15日 总第3665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