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田野盛开兰台花

——江西新余市管好用好乡村档案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作者:蔡永飞 吴晓敏 符 剑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2-09 星期四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地处南昌、长沙、武汉3个省会城市三角中心地带。新余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是明代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成书地、毛泽东《兴国调查》著作地和国画大师傅抱石的祖籍地,市情特点可概括为“工小美”,即工业强市、区域小市、山水美市。

    2019年12月,新余市正式获批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成为江西省唯一试点地市,也是第一批全国7个整体试点地市之一。新余市抢抓机遇、且行且试,坚持全市“一盘棋”推进,建立村级档案室“五有”标准,为村级档案室建设统一解决1万元经费或提供相应物资支持,在档案收集上提出了“十必收”指导清单,在档案整理上,充分发挥档案职能部门、乡村干部、大学生“档案秘书”、专业整理公司的作用,探索出“一五一十聚四力”的乡村档案工作经验。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乡村档案工作为新余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乡村档案工作有看头、有用处、有收获。

    试点先行 上心用劲

    走进渝水区珠珊镇花田村档案室,这个标准化的村级档案室保存有1973年以来的文书、科技、村民建房、土地承包经营、农村低保、医疗保险、高龄补贴、养老保险、族谱、户籍、会计等门类的档案。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规范整理,编制了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

    村党支部书记廖志平说:“我们组织村里的退休教师等人编写了村组织沿革、历年大事记,由大学生志愿者把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建立了各类档案的电子目录。”

    正在查阅建房资料的村民老廖高兴地说:“现在真方便,我们老表不用出村就能查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了。”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在启动建设村档案室时,新余市为不增加基层财政负担,统筹解决经费难题,明确各行政村的市、县(区)帮扶挂点单位要加强试点工作指导,提供不少于1万元的资金帮扶或相关物资支援,经费不足的,由县(区)统筹安排,减轻基层负担。

    仙女湖区党政办相关负责人刘春介绍说:“为做好村级档案试点工作,我们区里投入54万元,统筹为全区52个行政村、2个社区分别安排了1万元试点工作经费。”

    新余市委办相关负责人丁毛子说:“我们建立经费投入机制,要求乡镇在财政预算时适当安排档案整理费用,为档案整理工作提供长效保障。”

    为规范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新余市精心制定村级档案工作标准。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了村级档案工作“五有”标准,即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信息化设备。同时,突出“十必收”重点,确保党群工作、村务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精准扶贫、其他专项、基建项目、设施设备、音像资料、实物、会计共10类文件材料应收尽收。新余市各级档案部门一方面精心指导基层开展档案收集工作,另一方面还积极鼓励各试点村体现村情特色。如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文化底蕴厚重,在该村的档案收集清单中专门增加了家谱类以及其他具有重要保存利用价值的实物类。

    聚合力量 同向发力

    “我们通过整合力量、优化资源,推动乡村档案工作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新余市档案馆四级调研员董鹏说。

    新余市、县两级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经常下沉到一线,加强调研指导,对资金落实、档案室建设、档案整理、环境整治等情况严督细查,发现问题立即现场整改。大力开展档案试点工作宣传,深入普及试点工作相关知识,积极关注、收集、推广基层档案试点工作的典型事例和亮点做法,及时编发工作简报,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专业性。

    渝水区档案馆馆长施慧敏说:“我们注重发挥乡村干部主力军作用,第一时间建立村级档案员网络,每个村指定一名相对稳定、相对年轻、具备一定文化素质、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各乡镇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本辖区各村档案试点工作。”据了解,渝水区人和乡积极探索“村档乡管”模式,缓解了村级组织档案保管的场地和人员压力。渝水区创新思维,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向暑期在家的渝水籍在校大学生发出倡议,组建起大学生乡镇“档案秘书”小分队,协助各村级组织进行档案整理。据统计,全区150名大学生“档案秘书”已帮助11个乡镇158个行政村完成档案整理工作。

    服务民生 彰显成效

    “根据相关规定,任职10年、20年以上的‘老村长’可以享受一定补贴。刚开始我在资格审核时无法提供任职期间的证明,后来通过村档案室查到了20多年前的工资发放明细表,让我顺利享受到了‘老村长’待遇。”渝水区下村镇大桥村小组长梁日义笑容满面地说。

    据了解,新余市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档案目录数据库,且可以为本村各类组织及其成员、村民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做到了管用并重。

    湖泽镇水川村挖掘档案服务潜能,助力“水川人家”还原60年前的生活状况,留下了浓浓乡愁。村里还通过查阅档案,提供有力依据,化解了征地拆迁中的山林权属纠纷。闹洲村有块面积约20亩的“飞地”,其中有两亩土地属于罗沙村与水川村的争议地块。该地块的争议难点在于“无地面房屋标识、村级无图文资料”。镇、村两级有关部门对档案进行梳理,找到了有关这块“飞地”曾用于沪昆高铁拆迁安置的档案,圆满化解了纠纷。

    为全面记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历史,洞村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联合乡卫健办、乡平安办、乡扶贫办等部门,对全乡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组织领导、日常排查、人员监测、日常报告、督查检查、贫困人口疫情防控等工作形成的材料进行全面收集,确保疫情防控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真实、准确。

    分宜县档案馆副馆长袁会英说:“新余市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建立了一批村史馆、民俗馆,为村级文化传承提供了载体。通过查阅族谱、走访族中老人等形式,各村村史馆收藏的历史故事传说和各种农具家具见证了文化传承、凝聚了乡愁,完整记载了乡村的历史。”一批村史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如仙女湖区仰天岗办事处孝头村村史馆、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村史馆、分宜县洋江镇山田村村史馆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古樟环绕的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是有名的进士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史馆内展示了很多古朴的生活用具:老式的雕花床榻、耕作用的犁耙锄头、烛火昏黄的煤油灯、青砖砌成的灶台、早已褪色的篾条筐……该村通过查阅族谱、走访族中老人等形式,共收集到蕴含乡贤文化的历代进士故事传说34篇、明清进士匾额9块及水车、磨盘、油纸伞等农具家具生活用品40余件,打造了农耕文化馆和民俗馆,展示了传统耕读文化;结合村里留存的档案、志书等资料,梳理出了防里村建村以来的大事件35件,不仅记载了防里村的百年变迁,还为探寻独特的防里文化提供了寻“根”线索,凝聚起浓浓乡愁。

    近年来,新余市在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做法,譬如推出了农村“颐养之家”、拆“三房”建“三园”、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民生品牌工程。在这些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新余市通过健全村级档案工作体系,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图文资料等,留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记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2月9日 总第3765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