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全流程视角下的档案展览探析

——以“百年历程 档案记忆”展览为例

作者:周 葵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3-21 星期一

    开发利用馆藏档案举办各类主题展览是档案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档案局)、市档案馆联合举办的“百年历程 档案记忆”展览为例,以全流程视角简述展览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的思路和举措。

    事前:准确把握策展思路

    策展是展览前期的重要工作之一,包括确定展览主题、展陈形式和预期展览效果。在前期筹备工作中,应重点考虑现有馆藏档案资源能否精准完整地体现展览主题。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定展览主题。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档案馆积极通过举办展览的方式展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如“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各地的红色珍档陈列展,如重庆市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联合举办的“‘印记100’——川渝地区档案馆馆藏中国共产党红色珍档展”;反映各地百年发展变化的展览,如上海市档案馆举办的“城市记忆 时光珍藏”主题展。

    成都展览的策展人员经调研讨论决定,以时间为轴,以成都百年发展大事记为脉络,用100件档案展示成都在政治、经济、交通、对外交流、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反映成都百年巨变。

    第二,围绕主题、立足实际,创新展陈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人们在可感受、可触摸、可体悟的展览参观中增进家国情怀。线上和线下是展陈的两大形式。考虑到展览效果、人群覆盖面、经费等因素,“百年历程 档案记忆”展览主要采取线下展览方式,既有移动巡展,也有固定展览。移动巡展主要是在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区(市、县)档案馆、高校轮流展出,固定展览地点设在成都市档案馆南大门广场,面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此外,线上展览依托“成都档案”微信公众号,结合成都城市百年发展历程,分100期介绍所展出档案。从展出效果来看,线下展览感染力强,线上展览形式新颖,两种形式互为补充,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三,因地制宜搭建展览内容框架,用好馆藏档案。搭建展览内容框架是策展环节的“硬核”,既要突出主题,将大事记与档案有机结合,用档案还原历程、再现时代发展,又要立足馆藏,通过分析内容、筛选档案、调整顺序,体现展览的独特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百年历程 档案记忆”展览既展出了反映成都党史发展大事件的有关档案,如1949年成都解放使用的《关于接管成都应注意事项的规定(草案)》等,又展出了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档案,如1985年成都发放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992年使用的票证系列档案等,从多个角度反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成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和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事中: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档案展览工作,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档案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为根本遵循,增强大局意识,不断开拓创新,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将档案展览作为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

    第一,坚持创新引领。“百年历程 档案记忆”展览由档案保管处工作人员具体筹办,这也是机构改革后对档案保管工作转型升级提出的新要求,强调档案保管部门要从“保管员”向“研究员”转变。在具体筹备过程中,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确认展览任务由档案保管处牵头。项目事先梳理展览流程及各环节的关键任务和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细化各项任务、落实责任到人。以关键时间节点串联展览任务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梳理1921—2021年间成都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通过翻阅成都党史及成都历年大事记等文献资料,确定100年来与成都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人物等关键信息。二是围绕关键信息摸排馆藏档案,先后筛选出500余件档案资料。三是从政治、经济、民生、交通、对外交流等角度确定成都百年大事记并精选100件档案。四是根据确定的大事记主题及档案,撰写展览大纲并反复打磨。五是沟通服务商,确定展览设计方案。

    第二,协调用好各方资源。展览主题和形式确定后,工作人员在搭建内容框架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现有馆藏档案资源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对此,成都市档案馆以结果为导向,通过联合办展、整合档案资源、与主流媒体合作扩大展览影响力等措施确保展览如期顺利展出。譬如,在展览筹备过程中,成都市档案馆统筹联动,向市级机关、各区(市)县档案馆征集档案20余件,协调30个单位提供了近年来形成但尚未进馆的档案资料。展览对外展出时,利用当地主流媒体加强宣传,扩大了展览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全流程植入绿色理念。一是在档案利用方面以数字化副本为主,减少档案原件的利用频率。二是展览成品设计轻便、移动性强、可重复使用。三是在展览推广方面主推网络渠道,以网上展览和H5专题页面为主。

    第四,以开放思维挖掘馆藏资源。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开阔思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在传承历史、留存记忆中作出应有贡献。成都市档案馆积极与各区(市)县档案馆联动,以全域成都的理念细挖全市档案资源,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以档发声、用档说话,用档案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第五,以共享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当前仍有大量档案资源散落于社会,档案部门在深挖自身资源的同时还要树立“大档案”意识,以共享理念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一是采用馆际共享、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征集档案,并通过合作办展提升展览影响力。成都市档案馆从大局出发,将展览成果与10个区(市)县档案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展览在突出主题外,还需进一步体现地方特色。如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将近年来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中心工作以档案的方式叙述呈现,使展览更接地气、观感更强。

    事后:持续深挖展览成果

    受限于场地、经费等因素,多数展览是短期展出,观众观展记忆也是短期记忆。对此,可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成果,充分发挥展览价值。

    第一,加强档案展览成果二次开发,包括宣传图册、展览文案、档案内容、H5专题页面等,提升展览效果。

    第二,持续挖掘展览成果,扩大档案宣传面和影响力。如将展览筹备过程中挖掘的档案列入馆藏特色档案,进行重点开发。一是选取贴近人民生活的部分档案并在“成都档案”微信公众号推送,以亲和力提高宣传力。二是挖掘整合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的红色档案资源,以“一期一主题”的方式摄制了12期《百年珍档》微视频,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都的百年奋斗历程。三是编制《百年历程 档案记忆》档案纪念册,记录展览全程。

    第三,聚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用档案讲好党的历史。一是把展览作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增强展览实效。二是透过档案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引起党员干部群众共鸣,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三是对档案进行深度解读,使更多党员干部群众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成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贡献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3月17日 总第3805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