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中国精神的档案诠释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 王 健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2-08-18 星期四

    国家强盛离不开精神的强盛,民族复兴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中国精神是文化自信的强大体现。档案是蕴含和印证中国精神无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档案宣传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彰显档案事业发展成就、提升档案机构社会影响力、加强档案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档案资源是蕴含中国精神的宝库

    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纽带,也是代代相传、发奋图强的信念内核。从真实记载和多维体现中国精神的档案宝库的视角切入,无论作为厚重的历史宝库还是不断增长的当代记录,其作用都在日益凸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之所以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

    档案承载民族精神的强大基因。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亘古不变,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档案资源是民族精神的基因库,也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强有力武器。档案宣传应当建立弘扬民族精神的话语体系,展示档案独特优势。

    档案彰显时代精神的磅礴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档案是无可替代的真实记录,也是印证和弘扬时代精神的最佳资源与核心资产。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精神是镜中最耀眼的光芒。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无一不记载、珍藏于从中央到地方的档案库中,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这些档案史料是庞大的档案资源库中最珍贵的国家宝藏。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彰显了我国坚实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请书到2022年“北京双奥”成功举办的全部记录均珍藏于北京市档案馆。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拥有档案宣传的丰富资料和绝佳资源,有着有别于其他文化事业机构的独特资源优势,是独树一帜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基地。

建设弘扬中国精神的多元联动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档案宣传工作应以创新思维改变以往内敛的方式、突破原有的格局,以开放的姿态、拓展的勇气、合作的理念打造多元联动矩阵。

    首先,要拓展宣传主体联动的延伸机制。新修订的档案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机构职责所在,档案机构无疑是档案宣传工作的主体,理应深挖档案资源、深耕内容、加大档案宣传力度。然而宣传工作并非档案宣传部门的专属职责,亦非档案界的圈内“专利”。以档案机构为主体,扩大宣传合作圈、打造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宣传主体合作联盟,必将是愈益盛行、成效更加显著的合作共赢之道。

    档案机构间要加强协同形成合力。档案宣传主体涵盖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和不同层面,乃至国际档案界。比如:在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馆与档案主管部门有机衔接、深化联动,合力推进档案文化传播;从某一宣传主体单兵作战模式扩展为跨地域主体合作(如长三角、京津冀的档案部门),围绕宣传主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宣传规模,提升宣传成效;还可视需要将宣传主体合作联盟延伸至国内外档案界,以宣传促进交流、以交流促进互鉴、以互鉴促进发展、以发展促进提升,将中国精神的传播、文化自信的展现有机融入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

    档案机构要与公共文化机构联手扩大宣传效应。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遗产展览馆同属于公共文化机构,具有公共文化服务职责与弘扬中国精神的义务。这些机构既具有馆藏优势,又存在聚类展陈的合作需求。在联手宣传的过程中,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以资源知势造势、以互补借势用势,全方位、多视角,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中国精神,进而引发更多的思政关注和学习热情,有效提升了档案传播的广度、深度和直达心灵的震撼度。大量共赢范例已经证明了文化机构的联盟优势,通过打破领域壁垒,开展合作研讨、展陈联盟、资源共享,成效不言而喻。档案界当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主动合作的勇气,积极拓展合作伙伴、汇聚相关资源,以档案资源特有优势引领并打造面向全社会的宣传平台。

    政府、学界、企业应合作形成传播链。中国精神是支撑、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力量;各行各业在中国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发展,中国精神也在携手合作中得到弘扬与传承。政府主导、学界研究、企业协力,共同打造出的资源库、知识库、文化产品库,形成了中国精神文化精品的传播链。档案界近年来有诸多可喜的创新尝试,例如,以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诠释中华文明的精髓,以档案社媒联盟的方式搭建数字跨界交流的新平台,以世界记忆项目为纽带加强各类学术中心的成果交流,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宣传红色文化。

    其次,要打造宣传媒介联动融合模式。全媒体时代为打造宣传媒介联动合作模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优势,运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网站、移动客户端等不同媒介形态,在融合与联动中实现覆盖全社会的传播。这一新型媒体宣传理念为中国精神的档案诠释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开拓契机。

    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多渠道宣传。新媒体的诞生使媒介传播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档案宣传方式得到进一步丰富。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等,不同平台有不同的用户群体、信息类型,具有不同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可以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进行互补与联动,将中国精神的传播以随时可读、易于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受众。

    要发挥数字媒介与纸质媒介的融合优势。数字媒介的出现使传统的纸质媒介受到巨大挑战和冲击,但不能因此否认或忽略了纸媒在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在数字媒介广泛使用的今天,纸媒依然具有自身的魅力与价值,例如,在网站传播、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同时,国家档案局官方纸质报刊《中国档案报》具有权威性、厚重感,受到特定人群的钟爱,曾经在国际档案大会上推出的双语版被众多国际同行“一抢而光”。将数字媒介与传统纸媒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成效共融”,成为数字转型时代的宣传利器。

    要线上线下联动发力。中国精神的弘扬与传播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传播面辐射全社会,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成为传播受众。线上线下宣传媒介联动发力有很多着陆点和实现方式,例如,在建党百年纪念活动中,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档案背后的秘密》纪录片在《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中国档案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举办研讨会;各级各类档案馆纷纷举办主题展览、制作档案文创产品、出版纪念册等,网站、社交媒体宣传更是前所未有的繁荣。线上线下联动发力,使中国精神通过档案得到全方位、多元化的诠释,充分体现了档案事业的繁荣与日益提升的影响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18日 总第3871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