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资讯网讯 去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省委数字化改革战略部署,以档案工作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积极服务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2021年9月在“浙里办”APP上线“镇海掌上查档”数改应用程序以来,已累计访问4.5万人次,约为2000余人次提供档案电子证明出证服务,网上利用档案人次增长5倍。镇海区已将该应用列入全域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民生档案种类、推送档案资源数量、档案线上利用人次、线上利用占比率等相关数据列入全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
数字化改革以来,镇海区档案部门主动融入改革大潮,以档案数据供给为切入点,打造档案服务新模式,聚焦“掌上办事”典型应用开发,探索档案数据多场景应用实践。通过数字化新技术,推动档案利用业务流程重塑。以数据化利用需求为导向,以数据治理服务应用开发,深入开展以身份证信息为利用标识的数据治理,建立全区涉农人口信息关联库,完成5个专题30余万条数据治理,共享数源系统6个,汇集在线利用档案数据资源62.8万条。在“浙政钉”APP开通“机关查档直通车”,实现机关内部网上查档。在“浙里办”APP上线“镇海掌上查档”,将“镇海档案电子证明”接入“宁波办事”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婚姻、工伤认定、契税等11类民生档案掌上数据化出证服务,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镇海区积极完善区域档案资源共享利用平台,开展全域村(社区)重要档案数字化工作,贯通区、镇、村三级档案数据,推送涉农共享民生档案数据30余万件,实现全区9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窗口查档全覆盖,形成“1+6+N”查档同心圆,高水平建成全域档案利用“15分钟服务圈”。规范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提交16个专题60余万条目录纳入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档案资源专题库。着力探索馆室资源共享路径,建立征地拆迁、山林定权等档案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实现馆室档案数据共享共用。与镇海区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四川、贵州、河南等5省8个市(县、区)签订“远程受理、跨馆出证”服务合作协议,实现新老镇海人查档全链数据跑腿,推动档案服务更加普惠便利。
下一步,镇海区将进一步落实四个“好”和两个“服务”目标,聚焦数智档案,奋力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档案工作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以改革突破争先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