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回望历史,擘画未来,是奋进新征程、开创新伟业的政治宣言,是初心映民心、党兴耀复兴的行动纲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光辉文献。湖南省益阳市档案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全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益阳贡献档案力量。
坚定历史自信,在深学细悟中培根铸魂,不忘筚路蓝缕的来时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100多年来,档案工作伴随着党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党的壮大而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重温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了档案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为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给予了档案工作者无穷信心和不竭动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益阳是新中国档案事业开创者曾三同志的家乡,全市档案工作者要弘扬和传承曾三同志身上所展现的开拓创业精神和清廉奉献精神,要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汲取奋进力量,切实扛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在坚定不移贯彻好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相关工作要求,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档案人的政治担当。
增强文化自信,在勤学笃行中积聚力量,走好砥砺奋进的脚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档案馆是历史和社会的文化宝库,对做好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市档案馆聚焦主责主业,积极作为,取得了突出成绩。去年9月,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领导来益阳调研时,对市档案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市档案馆协助湖南省档案馆编写的资政参考《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是如何创造的》获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肯定性批示,原市委书记瞿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道安多次对市档案馆报送的编研成果给予肯定。市档案馆编辑了记录地域特色文化的档案系列丛书《益阳百年岁月掠影》和《益阳碑刻辑录》,在《中国档案报》等媒体、网站刊发文章100多篇,推介益阳档案工作亮点和成效。争取项目资金240万元改造和扩建曾三同志档案陈列馆,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率达100%,曾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市档案馆档案治理和资源、利用、安全体系建设和机关党建、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牢记“三个务必”,在善学善为中锤炼党性,坚定任重道远的前行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市档案馆要立足职能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益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提升文化实力,着力打造城市新形象”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全市“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抓好当前工作、谋划未来发展,深入实施依法治档、规范管档、开门办档、为民用档、资源立档、安全守档、科技兴档、人才强档“八大工程”,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全市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的观念障碍、制度缺陷、人才短板和利用服务不充分等问题,聚焦“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四个体系”建设,留存益阳记忆,讲好益阳故事,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馆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奔赴属于新时代档案人的星辰大海。
一要在政治建设、局馆协同上聚焦聚力。要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持续优化“党管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办的行政综合协调优势、档案馆的业务人才优势,加强局馆协调联动发展,做到工作“一盘棋”、分工不分家,形成“1+1>2”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精准发力。要把档案工作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大局谋划和推进,积极主动,坚持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特别是围绕“三高四新”战略、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围绕益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依托全市档案资源,充分挖掘档案信息,编辑《档案资政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要在夯实基础、业务建设上持续用力。要紧扣“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持续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开放利用和档案编研等工作创新发展,全面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着重加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工作和重特大突发事件的档案收集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两类档案”归集成果,扎实做好民生档案的归集工作,常态化开展红色档案、地域特色、名人名品等档案征集工作,确保“十四五”时期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曾三同志档案陈列馆扩建改造任务,努力将其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档案工作者研学基地。
四要在自身建设、服务效能上全面着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牢做优机关党建工作,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档案干部队伍。创新档案管理,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的多层次需求,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人民群众共享档案事业发展成果。倡导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力培育“档案工匠”,激励全馆干部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3月20日 总第3959期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