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技术助力档案叙事性开发

作者:吴彦洁 赵紫轩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3-28 星期二

比利时档案部门开展“检疫档案”征集 图源项目官网

“影院2020”项目收集的疫情期间百老汇街区照片 图源哈里·兰塞姆中心官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档案资源因独具原始记录性而成为叙事文本的重要基础,如何用好用活档案资源呈现良好叙事效果既是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档案部门进行档案资源开发的重要着力点。一直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积极依托馆藏资源讲述中国故事,形成一大批档案文化精品。“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百集微纪录片《红色档案——走进中央档案馆》、党史教育读本《100个档案故事讲述党的历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虽然目前学界对档案叙事的概念界定仍处于探讨阶段,但大多肯定档案叙事的基本内涵即借助一定媒介利用档案内容讲述特定时空的历史事件。本文所指的档案叙事性开发是以档案资源为叙事基底,依托一定媒介并采用适配的组织表达方式,再现特定时空中历史事件原貌的行为过程,其成果多以展览、影视作品等方式呈现。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积极接纳技术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档案叙事性开发是档案部门主动迎接机遇与挑战、提升档案开发质效的重要体现。笔者分析系列档案开发案例后发现,技术应用能从视角集成、资源挖掘、呈现方式等方面盘活档案资源,实现立体化档案叙事开发效果。

一、技术支持档案在线收集,集成多方位叙事视角

    研究发现,在技术推动下,档案叙事给予平民叙事与集体叙事更多关注,主张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呈现出多元主体和视角集成的特点。

    这一特点在疫情档案收集中格外突出。如,比利时档案部门的法语(AAFB)和荷兰语(VVBAD)协会合作开展“检疫档案”项目(the Quarantine Archives project),该项目于2020年4月推出在线平台,向公众征集照片、图画、文字、实物等各类型资源并存档。平台支持公众分享社交网络存档经验,档案工作者也可以在平台上推出专题播客。所收集的档案资料为2022年3月AAFB举办虚拟展览提供了丰富素材。再如,哈里·兰塞姆中心(Harry Ransom Center)开展了“影院2020”(Theatre 2020)项目,向全球各国戏剧行业收集数字档案,帮助利用者了解疫情时期戏剧界的应对之策。档案提供者只需以个人或组织身份在网站注册,即可收到一个包含上传说明的指向Box.com文件夹的链接。截至2022年2月,来自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约200名参与者提交了2500多件档案文件。

    技术发展不只为疫情档案叙事性开发提供多元叙事视角,也有力地推动了家谱档案资源叙事性开发。如,家谱资源开发平台Storied将家庭历史叙事范围从家庭成员拓展为朋友、同学、老师等,用户不仅可以检索历史档案和报纸构建自己的家谱,还可以与亲朋好友合作,共同创建回忆、收集照片、制作故事并进行整合,从而积累视角多元的丰富叙事资源。此类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收集多元主体档案资料的做法,为未来档案叙事性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二、应用技术探析档案,深度挖掘潜在叙事资源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因其高度自编程、作为集体单元发挥作用的工作原理而具备高效率、低出错率等特点。合理应用先进技术不仅可降低人工劳动成本、提升工作质效,还可为后续的档案叙事性开发积累潜在资源。

    多家机构在应用先进技术挖掘潜在档案资源方面已有所实践。如,国际残奥委会(IPC)与技术媒体公司合作,利用后者的人工智能技术逐帧分析并标记残奥会档案。此举不仅能创建组织有序、数据丰富的数据库,提供个性化搜索体验,还能实时跟踪记录比赛全程,通过编目识别残奥会运动员、比赛地点、赞助品牌等信息,既解决了手动记录视频内容耗时费力的难题,也为残奥会故事叙述积累了人工劳动难以发现的潜在资源,挖掘出档案资源间的紧密联系。再如,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开发馆藏档案,挖掘零散档案资源的深层信息与内在联系,助力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叙事性开发。其将1300件转录后的匿名作品与350名作家使用的精选词语进行对比以确定匿名作品的作者,今年1月,AI程序发现,其中一部作品为西班牙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的洛佩·德·维加的手稿。此后,专家们又使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资源予以证实。又如,瑞典国家图书馆利用NVIDIA DGX系统最新开发的开源转换模型(open-source transformer model),将馆藏纸质信息解析为数字资产。研究人员应用此模型创建专门的数据集,帮助语言分析人员回顾瑞典语几个世纪以来的历时性变化。此举有利于历史学、语言学、传播学等方面研究的开展,同时为瑞典语发展的叙事性开发积聚更丰富的档案资源。

    可见,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盈档案叙事资源并建立其中的内在联系,还能够提升档案资源分析与集成效率,降低档案梳理、著录、编目等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与人力成本,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档案叙事开发这一创意性工作中。

三、技术融入叙事呈现,打造沉浸式与交互式体验

    技术既能集成档案叙事性开发的多元视角、开发积累潜在叙事资源,又能将叙事结果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至受众眼前,以用户易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营造历史空间,传播档案声音。

    一方面,利用技术能够打造沉浸式叙事体验。今年2月,为庆祝公司成立100周年,迪士尼档案馆推出专题展览,精心挑选250多件档案资料,打造10个不同主题的沉浸式画廊,向观众展现公司运营百年的标志性瞬间。展览注重延伸观众感官体验,开发公司创始人华特·迪士尼的声像档案,将人物形象虚拟呈现于迎客舞台上,使用超分辨率人工智能升频器将其转换为现代高清动画。

    另一方面,应用技术能够增强档案叙事的互动性。2018年,美国华盛顿学院(Washington College)档案馆与学术技术部合作开展“增强档案”项目。项目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将珍贵馆藏资源、历史文物予以虚拟呈现,学生不仅可以翻阅档案内容,还能创建新的AR内容,并将这些内容附加至相应的档案记录中,实现用户与展品的有机交互。这一做法在避免档案受损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观察珍贵馆藏的机会。2022年3月,在耐克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创意公司BUCK利用WebAR技术和映射技术,对耐克公司半个世纪以来的标志性运动工艺品档案赋予增强现实效果,顾客利用手机扫描仪或触摸手势可解锁了解这些产品的档案信息和品牌发展故事,增强档案叙事的趣味性,激发顾客的探索兴趣。

    可见,无论是沉浸式体验还是高强度交互,技术应用为档案叙事性开发的呈现注入新活力,产生了直观、生动的效果。

    近些年来,档案开发利用与叙事表达紧密结合,真实、生动、立体展现事件原貌与人物形象,取得积极成效。如,Sara Dosa及其团队从法国火山学家卡提亚·克拉夫特(Katia Krafft)与莫里斯·克拉夫特(Maurice Krafft)夫妇拍摄的火山影像档案中整理了数千张照片和数百小时的视频片段,以此制作的纪录片《火山挚恋》(Fire of Love)获奥斯卡提名。技术应用有利于集成多方位开发视角、深度挖掘潜在叙事资源、实现交互式与沉浸式叙事呈现,为实现立体化叙事效果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如何拓宽技术在档案叙事性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如何实现从散点式应用转向集成化应用等值得学界和业界深入探索。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3月23日 总第396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