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坚持人民至上 推动档案信息融合管理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服务的创新实践

作者:张小戎 杨 乐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06-21 星期三

    近年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不断加强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服务工作调查研究,创新建立了档案融合管理信息系统,将社保医保业务档案、社保医保财务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以下简称“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了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信息数字化运行、智能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管理新模式。

打破数据壁垒,建立智能高效的档案信息系统

    北京经开区的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服务管理工作关乎全区30余年来参保的80余万群众的人才引进、积分落户、招录晋升、待遇享受、津贴领取……与参保人的工作、生活、权益息息相关。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北京经开区管理的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共计5万余卷近百万件,较1992年成立之初增幅超20倍。按照原有的档案服务管理模式,管理标准并不统一,数据查询、整合和智能分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为此,北京经开区结合工作实际潜心调研,创新打造了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融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于2021年上线,工作人员按照统一标准将3块业务分类为20余项档案数据,并在系统中内置相关模块。系统生成的电子档案对内可实现档案数据线上实时归档、及时接收与快捷运用,对外实现了企业、个人档案信息集成化查询,开启了北京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一口进、一口出”的融合化、数字化服务管理新模式。

强化智能管理,助推档案数字化建设提档升级

    依托档案信息系统这个“高速平台”,北京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服务方式由传统的手工调档模式向更加高效的系统数字检索模式转变。为了不断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北京经开区建立健全多项档案管理制度,配备了数字化硬件设施,在社会保险保障档案库房“八防”设备设施基础上,打造“云监控+独立中控+红外报警+RFID防盗标签”四重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实体可视化展示、快速精准盘点、非法出入库抓拍和非法出库报警等智能管理功能,从收集、整理、归档、移交、查阅等环节全方位加强监管,完成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保险”“双备份”,提升了档案利用的方便性与灵活度。

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提升档案服务保障水平

    北京经开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利用效果为抓手,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持续优化档案服务管理模式、拓宽服务渠道,为全区人才培育和引进提供保障。

    一是通过综合窗口,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让办事群众不再多次跑、往返跑。二是在应届生毕业季、业务办理高峰期,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为区内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将各项便企惠民新政策、新流程线上、线下多渠道送到群众手中,打通政策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北京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全年服务群众283万人次,其中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办理41.5万次(含“不见面”办理27.7万余次,占比达67%)。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档案服务是北京经开区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做好区域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继续践行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参保企业群众新需要,不断提升档案分析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发挥社会保险保障领域档案在北京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认真履行民生保障职责,促进社会保险保障稳民生的各项服务在北京经开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6月19日 总第3998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