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要闻

聚焦文化遗产保护 国家级大师带队——

“这家重点实验室不简单”

作者:特约通讯员 贺 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3-12-19 星期二

    国家档案局于前不久公布首批重点实验室名单,陕西师范大学“感光与纸质等多种材质档案保护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该实验室为西部地区目前唯一获批建设单位,标志着该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又取得了新突破,其负责人则是档案系统“家喻户晓”的国家级大师李玉虎。同在今年,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上,原陕西省档案馆科研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获评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这也是其从事档案与文物保护科学研究40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

    近年来,依托陕西省档案馆、陕西师范大学,以化学及材料学科为支撑,在李玉虎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专业化队伍,并于2004年成立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中心聚焦档案保护领域瓶颈性、国际性难题,始终致力于纸质档案与文物、感光影像资料、彩绘文物、土遗址、馆藏文物特藏装具等文化遗产修复保护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全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档案保护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多角度研究、多领域发展、多层次培养——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2004年中心成立后,成为我国第一个集文物及档案保护于一体、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中心多角度研究、多领域发展,形成了多个涉及不同方向的平台。其中,2007年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助力产业获批建设陕西省文物修复与环保工程技术中心;2015年文理工交叉获批陕西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正是由于这些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见证了中心依托省档案馆在档案保护研究领域的成长和发展历史。

    聚焦文化遗产保护重大社会需求,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是该中心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绩。自成立以来,已获美国发明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90余项,起草国家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15项,文物保护修复保护工程100余项。

    团队学术带头人李玉虎教授,自1983年起从事档案保护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经过40年的开拓发展,形成了以恢复保护档案原貌为特色的系列科研成果,建立了人才、机制、实验室硬件三方位支撑,使得中心在档案保护内涵与规律的多学科交叉科研与技术开发体系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心还形成了一支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专业化队伍。其中,李玉虎教授是我国档案保护领军人才,先后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有影响的劳动模范等称号。此外,还拥有国家级档案专家1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2人、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3人,在读硕士及博士生54人等。中心用20年时间不断完善打造档案修复与保护创新型应用人才需求培养体系,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延续力。

    攻克褪色“顽疾”、治疗档案“癌症”、解决存放隐患——三大技术领先国际

    经过40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积累,中心凝练出3项特色鲜明的关键技术。

    档案脆弱字迹加固与脱酸技术攻克褪色“顽疾”——

    因档案字迹、纸张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珍贵历史档案中存在多种容易发生字迹褪色消失的现象。如何进行加固达到保护的目的?近年来,纸张脱酸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然而,会议记录、书信、手稿等珍贵档案存在大量遇碱敏感易褪色消失的蓝墨水字迹,普遍应用的偏碱性脱酸技术会导致此类字迹褪色消失。因此,开展“档案脆弱字迹加固与脱酸同步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开展“档案字迹在不同pH值纸张中的耐久性”研究也是档案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0年来,通过对档案字迹恢复、加固、褪变机理、脱酸机理进行持续攻关,中心完成了“褪变档案字迹恢复与保护”“修复过程中易洇化、脱落字迹加固”“酸化、糟朽双面字迹档案超细纯棉网修复加固与脱酸”“档案、图书整体气相脱酸与加固”等技术研究,解决了当前档案修复保护领域的瓶颈性难题,开辟了档案脱酸技术的新路径。

    依托此项技术,中心实施了一系列国家重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这些重点档案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阅读过的马列著作,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的教科书,延安鲁艺纪念馆藏《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歌曲手稿等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以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档案馆藏清代黄河治理史料、交通大学西迁档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藏历代珍贵书画等。

    2020年12月,中心协同河南省档案馆申报的“河南省档案馆馆藏黄氏宗谱画像和黄氏家谱修复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2021年11月,“酸化、糟朽双面字迹档案超细纯棉网修复加固与脱酸”项目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此外,依托此项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3项、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1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国际顶级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持起草制定了两项国家标准。

    此项技术取得了兼具字迹加固与纸张脱酸的双重功效,同时也是增强档案字迹与纸张耐久性的集成创新成果,对推进实施国家重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感光影像档案濒危病害治理与修复保护关键技术治疗“档案癌症”——

    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等真实记录了人类跨越3个世纪的历史,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档案种类,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档案法律铁证”。然而,受感光影像乳剂层与片基层的物质组成与赋存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地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缩微胶片等发生了严重的自毁性复杂病害。例如,照片、底片乳剂层影像劣变、霉变;乳剂层疏松酥粉、脱落;长幅照片卷曲、脆化、折条、断裂、成渣;醋酸纤维素酯胶片挥发酸气、分泌增塑剂污染物、扭曲变形,直至粘结成块、整体液化。这些现象在业界被称为“档案癌症”。

    多年来,中心通过对此类病害成因与机理的深入研究,完成了“照片底片劣变模糊影像原貌恢复与加固”“底片霉斑保护性去除”“醋酸胶片分泌增塑剂污染物保护性清洗”“民国缩微胶片微米级气泡显微修复”等技术攻关。此项技术获得了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依托该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1项、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保护工程9项,荣获美国国家发明专利4项、中国发明专利11项,并在国际顶级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与此同时,此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藏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的情报缩微胶片等修复保护工程便应用了此项技术,使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时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照片、底片得到保护性修复。中心依托此项技术承担了多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这些档案包括延安革命纪念馆藏延安时期的照片、底片,福建省档案馆藏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纪实影片,中山大学档案馆藏该校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底片与幻灯片,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考古底片、影片等大量感光影像档案。

    此外,南京市公安局因侦破刑事案件,需将30多年前水浸底片恢复原貌,而数字化处理后的影像达不到取证标准。后经中心显现加固后恢复了原貌,成功侦破了案件。

    综合来看,此项技术为抢救我国数量巨大的照片、底片、电影胶片、航拍胶片等感光影像档案提供了技术与理论支撑,对破解我国档案、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瓶颈性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升我国感光影像档案保护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贡献了力量。

    建设绿色节能防灾档案馆库,解决档案存放安全隐患——

    防火、防虫、防霉、防酸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档案馆库空气调节系统高负荷运行,消防系统不具备自防护功能,一定程度上存在火灾隐患,并且防虫、防霉药剂大都是化学气体,对档案与工作人员的健康有害。然而,建设兼具绿色、节能、环保等功能的档案馆库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鉴于档案盒与档案原件零距离接触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因此,研究团队从此处入手,运用纳米无机材料,研发制作了具备防火、防虫、防霉、防酸、耐久功能的环保型防灾耐久档案盒与封存箱,并设计了“低成本绿色自防护型防灾耐久档案馆库”的集成功能。

    此项技术已应用于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湖北、江苏、四川及成都等省、市档案馆。依托该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3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并在国际顶级期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为档案、图书自防护型防灾提供了强大技术保障,为我国档案馆库实现绿色、节能、环保、耐久、自防护型防灾等功能贡献了技术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这充分说明了档案、文物的重要性。因此,要让档案、文物“活起来”,而前提先要让其“活下来”。因为它们的原始价值是不可替代、复制和逆转的。

    历经岁月洗礼的档案和文物就像急待救护的病人。李玉虎经常用“抢救”二字来形容他的工作,这样的表述并不为过。中心多年来不断探索、钻研、论证、实践,研发的多项创新技术使档案中消失的字迹清晰重现,粘结劣变的电影胶片再现真容,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恢复原貌,红色革命文物得以“重现”。正是科技的力量让更多的档案和文物“活了下来”。

    未来,中心将全力守护档案、文物安全,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让历史文化遗产诉说过去、惠及当下、启迪未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2月18日 总第4074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