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研究会 > 影像论坛

对抽象摄影作品的认识

作者:耿志东

来源:档案工作者摄影研究协会

2014-05-28 星期三

   “抽象一词相对的概念是具象。摄影从面世以来,人们对其具象纪实能力有着充分的认可,我们的新闻摄影、证件照片、档案缩微等等,都是看重摄影的真实记录特点。其实摄影只是一种工具,就像人们手里的一支笔,它不仅可以写实,同样可以写意。换句话说,摄影可以具象表达事物,也可以抽象表达事物。特别是数码摄影与计算机影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抽象摄影和创意摄影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由于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前于摄影理论的研究,所以面对新技术许多人在认识上走了弯路。原本必须维护客观真实性的新闻纪实摄影,出现了大量滥用PS发挥个人创意的问题;原本应鼓励作者展现创作才能的艺术摄影,却限制起PS的使用。换个角度讲,不知道摄影什么时候应该坚持具象,什么时候可以认同抽象表现方法。摄影表现事物和文字表现事物一样,文字既可以写《聊斋》、《西游记》这些虚无渺茫的创意,同样可以像档案一样客观真实纪录历史事件。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聊斋》、《西游记》的真实。但在纪录历史或者新闻报道之中加入《聊斋》、《西游记》内容,那么就要戴上虚假的帽子。其实,抽象艺术和神话文学也是建立在写实之上,不过经过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处理,变为简练、纯粹、富有内涵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许多人对抽象摄影报有偏见,常常感觉是“你这拍的是什么?”其实这正是抽象摄影与具象纪实摄影的区别。有人说:抽象艺术作品展现给观众的不是事物的“答案”而是让你思考的“题目”。抽象艺术作品不是说教式的告诉你,这是什么。而是通过点、线、面、光、色让你去发挥想象,按照当今时髦的话叫“互动”。我们为什么热衷与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因为不知到她在笑什么?不同的人,不同心情时,看她的微笑都有不同的感受。甚至有人称,看了几十年感受还在变。越是看不明白,越激发好奇心,越想看,越去猜。我们想,如果蒙娜丽莎是一幅新闻照片,新闻六要素只交代了一个(人物),神秘微笑的原因又容易把观众思想引入歧途,看了几年还不知在笑什么。这肯定算不上新闻照片的传世佳作。一幅漂亮的照片,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一幅有内涵的照片,能够引导观众去思索和联想。如果一幅抽象摄影作品,在你的墙上挂了数年,刚开始你并没有理解拍的是什么?作者传递的是什么?但每次欣赏都有不确定的感受。一旦有天来了灵感,产生感悟,就像人家给你出了个诗词上句,你一下想出了绝妙的下句,怎能不让人兴奋。起码这种抽象摄影作品比直白地忽悠你去消费的广告照片有欣赏价值,广告照片拍摄目的是激发你的购买欲;抽象摄影作品拍摄目的是激发你的想象欲。

    有人认为抽象艺术是国外新潮,其实我们祖辈就非常讲究抽象美。怀素的草书,行云流水,有的字你可能念不出来,但这并不重要,它的线条、结构、笔锋、气势(都是抽象概念)足以给你带来丰富美感和想象。书法家的字漂亮,你欣赏的是什么?是文字的具体内容吗?是其中那几个象形文字与实际景物像不像吗?都不是,欣赏的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审美。中国的太湖石造型、黄花梨木纹赏析、喜事披红渲染等等都是典型的抽象视觉审美。当今国内外许多高档酒店、写字楼、家装都开始大量使用抽象摄影作品作为装饰。可见抽象摄影作品已经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与欢迎。

    在一些人眼里,抽象摄影作品最好拍。胶片跑了光,镜头跑了焦,调片乱了色,快门走了火这拍出的都是抽象摄影作品。其实抽象摄影对构图、用光、表现手法要求更高。举例来说,如果你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另外的人,利用语言或者文字非常容易表达,因为他是直白的传递。如果让你用舞蹈或者乐器传递你的感受,那么就必须建立在你具备一定的舞蹈或者乐器基础。抽象摄影首先掌握色彩、点、线、面的语言,要能够引起观众欣赏与思考。毕加索的抽象作品,不是信笔涂鸦的儿童画,是经过长久写生提炼出具有哲理的艺术大作。如果你没有学会如何欣赏抽象摄影,就去拍抽象摄影,可能真正想欣赏这幅作品的只有你自己。

 
 
责任编辑:李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