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交流 > 兰台榜样

“仿”的跟“真”的一样

——记福建省档案局馆首届“档案工匠”林炳坤

作者:无

来源:福建档案信息网

2018-05-09 星期三

    “仿真工作不能赶,它需要用心透过眼睛去感受岁月在档案上留下的年轮。常常对着屏幕就是一天,也能‘相看两不厌’,乐此不疲”,看似平淡的话语,却是林炳坤多年潜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真切感受。

真心铸就“仿”手艺

    林炳坤自1991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在技术处从事档案复制工作,从开始的缩微复制到现在的仿真复制,几十年跟档案打交道,一直研究揣摩档案材质、色彩、规格,用的是穿透骨髓的目光,看的是细微处的不同。他并非档案专业出身,也没有学习过艺术相关的专业,但对色彩、工艺与生俱来的灵感和天生的喜爱,让他对档案仿真复制工作有着独特的感悟。为做好每一份仿真件,他一点一点用心比对,凭着经验体察每种色彩配比,反复调整,打印出来再跟原件反复对比,直到一般人用肉眼看不出异样为止。为进一步做好仿真复制工作,他到中央档案馆跟着富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不断提升技艺水平。他常常说:“好的仿真件是一点点磨出来的。”这种对“真”的追求,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揣摩,不断打磨而得出的,是时间、经验、技艺长期孕育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他完成仿真扫描档案14409张,仿真制作档案4587件(册)。

细心造就高品质

    看似平淡的仿真工作并非没有艰辛。林炳坤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刻苦钻研仿真复制技术,勤练“绣花功夫”,践行工匠精神。2012年,福建省档案馆新馆开馆时举办“潮涌海西——福建现代化历史进程”主题展览,为此需要制作250多件仿真件,林炳坤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2017年,他接到为“文脉流长——科举制度在台湾”主题展览制作明清时期的档案仿真件任务,不仅需多次在电脑上将局部扫描的图片进行认真拼接,并且需要长时间守在打印机旁边。在打印其中一件较长的仿真件时,打印机突然卡纸,如果等师傅来维修,肯定会影响布展工作进度,林炳坤凭借工作中跟师傅学的维修技术,小心翼翼地修理好机器,手指却不小心被机器割出了血。他没有埋怨,简单地包扎之后,继续投入工作,终于按期完成任务。

匠心成就多面手

    2014年,林炳坤牵头完成档案仿真数据库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仿真复制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已有仿真数据的科学管理,可以快速检索利用,避免原件因重复调取而产生损坏,同时减少仿真复制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林炳坤还特别细心,每次都认真做好仿真档案清点交接和台账管理工作,做到有据可查.除了做好档案仿真工作外,林炳坤也是一位热心助人的“多面手”,他心灵手巧,对修裱工作也无师自通,经常帮助其他同事一起做档案修裱,成为修裱工作的B角;他还积极利用各种机会,传授技艺给实习或来馆参观的学生。

    “工作和生活一样,都是需要扎实地慢慢深入。热爱你的生活,你就能遇见幸福;热爱你的工作,你就能见到美好。在平凡的工作中继续精益求精,感受工作中的美。”这就是林炳坤同志的不懈追求。

    (摘编:王建英)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