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档案馆

“中原崛起”看这里

——河南省郑州市档案馆采访纪实

作者:特约记者 杨宝章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6-01-04 星期一

郑州市档案馆
 
    河南郑州,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近年来,“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取得巨大成就。郑州市档案局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巧借省会区位优势,全面加强档案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档案工作省会“龙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建标志性新馆

    如今的郑州市档案新馆,投资1.3亿、建筑面积23600平方米,馆内各种功能、设施完备,大楼主体古朴典雅,堪称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河南建筑面积最大的档案馆。然而,这个标志性新馆在建设中可谓一波三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成立于1959年的郑州市档案馆,老馆面积只有3200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档案保管、利用的实际需要。进入21世纪后,机关到期档案、撤并转机关档案、破产企业档案等应进馆档案因档案馆库容饱和而无法进馆,严重威胁了档案的安全,新馆建设刻不容缓。为筹建新馆,郑州市档案局馆领导轮番找郑州市“四大班子”领导汇报情况,陈述理由,经过艰苦努力,2003年10月,新馆建设终于立项。可是,在新馆选址问题上又出现了波折,直到2005年5月,才最终确定新馆位置在市政府旁边的百花里一号院。然而选定了地址,却又遇到了拆迁问题。经过再三协调,直到2009年6月,新馆建设才正式动工。2010年6月,档案馆新馆主体工程封顶,2011年底,新馆投入使用。此后,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新馆投入880多万元购置了5000多立方米的现代化档案装具,投资240多万元购置了各种技术设备、办公设备,使库房和办公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只是目前档案馆又基本饱和,而让记者欣喜的是,投资3.25亿元、地面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更具标志性的另一座档案馆新馆,如今又立项动工。

让“记忆”见证

    从筹备到开展历时5年、投资720多万元、展厅面积2378平方米的“郑州记忆展”,截至目前已有300多个单位5万多人前来参观。到底是什么让展览吸引了这么多人?郑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对记者这样说:“‘郑州记忆展’记录了郑州规模化发展与现代化进程,再现了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诠释了郑州的城市形象,整合了馆藏档案史料,发挥了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提升了档案部门社会知名度。”参观展览后,有许多地方令记者记忆犹新。且不说“郑州记忆展”前期创意如何产生、如何征集整合展品,单是展览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上的匠心独运就让记者眼前一亮。

    一是多媒体技术增添展览的互动趣味性。“郑州记忆展”在传统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在多个版块使用了多媒体互动技术,融入了时尚性、趣味性等现代技术元素。如展厅入口地面有投影互动项目月季花,随着参观者的走入,朵朵花儿次第怒放,寓意欢迎参观;在《铁路交会》版块,以桌面互动的形式展现法籍波兰人约瑟夫·斯卡尔贝克100年前拍摄的汴洛铁路(今陇海铁路)沿线河南风土人情的老照片,让观众在动手的过程中领略老照片所展现的百年前的社会点滴;在《开埠设市》版块,为反映民国时期郑州的繁华市井,展览设计使用了反射动态影像结合实景模型的幻影成像技术,在近4分钟的影片中展现了老蔡记馄饨馆的伙计和客人、糖葫芦小贩、擦鞋匠、糖画艺人、卖报女童、嬉戏的孩子、遛鸟人、抓药人、结伴同行的女学生、情侣、买布的少妇、邮差、人力车夫等,呈现了当时郑县主要繁华街区的热闹场景,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二是逼真的静态造型设计营造身临其境的主题氛围。展览形象墙呈现了档案早期载体——竹简,以古朴、厚重、大气的造型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我们的郑州》版块,用一面大型浮雕墙以文化层的造型展示出郑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化元素,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古代文明》版块中的《灿烂文化享誉华夏》单元模拟了“嵩阳问道”场景,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展现了嵩阳书院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铁路交会》版块,早期蒸汽式火车头及动力杆车轮模型,深刻体现“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主题,烘托出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二七风暴》版块,昏暗的路灯及铁轨造型营造出“风起云涌的工农革命斗争”的时代氛围;《开埠设市》版块,以老街道、老建筑为背景造型,并悬挂老郑州的商铺门匾、幌子、招牌,让观众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老郑州。

    “郑州记忆展”集档案性、文化性、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艺术性、科学性于一体,将传统手法与声、光、电等多媒体现代高科技巧妙结合,以端庄、大气、简洁、明快的风格,全景式、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了郑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难怪人们说它是了解郑州的“名片”。

借“外力”编研

    近十年来,郑州市档案馆相继编写了《郑州解放》《郑州解放档案文献图集》《馆藏历代嵩山碑拓选释》《城市记忆——郑州历史发展档案图集》《百年前法籍摄影师镜头下的汴洛沿线》《郑州抗战史略》等20多种出版物或内部资料,近500万字的图书。其中,《郑州解放档案图集》荣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郑州解放》获得河南省史志优秀成果二等奖。通过编研,市档案馆既开发了馆藏档案资源,彰显了档案历史文化价值,又体现了档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了档案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采访中,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市档案馆在编研中善于“借力”。大家都知道,档案部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特别是档案编研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常常是“馆藏很多,束之高阁”,编研不出好东西,档案的作用发挥不出来。郑州市档案馆用“借力”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聘请有深厚文字功底和历史文化知识的老专家担任编研的“带头人”。有了领头人,工作就顺畅多了。譬如,在编写《郑州解放》时,他们聘请了对郑州解放历史了如指掌的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史志办原主任马培中做指导;在查证资料过程中,发现古文字比较多,聘请了对古文字很有研究的李刚太老师前来帮忙;在编写《馆藏历代嵩山碑拓选释》时,因为金石碑刻的专业性很强,又专门聘请了对碑拓颇有造诣的刘伯欣老师。专家的帮助,极大地推动了档案馆编研工作的开展,使得郑州市档案馆每年都有新书出版。与此同时,专家的言传身教,又给档案馆培养了一支编研工作队伍,使大家在把握编研选题、提高文字功底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此外,他们在编研中还着力突出馆藏特色,将馆藏优势发挥好;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主题开展编研,抓好编研时机;结合征集促进编研,将档案文化传播好。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12月31日 总第2856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