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烟浪 别样东湖

——从海光农圃到国家级风景区

作者:钟 星 马昕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5-22 星期二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湖北武汉的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

    东湖宾馆坐落于东湖之滨,东湖是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主体湖,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东部而得名。东湖面积仅次于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区、磨山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和珞洪区组成。

文人墨客笔下的东湖

    东湖,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很早就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诗篇,屈原、李白等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

    20世纪40年代末的海光农圃(东湖风景区前身)

    2000多年前,被楚国贵族流放的屈原行至东湖一带时“泽畔行吟”,创作了许多诗篇。唐代诗人李白来到武汉凭吊李北海故宅(今位于东湖珞洪区的洪山西麓),随后,他信步来到东湖边,登上一个土台欣赏风景。这时,李白看到一只苍鹰被捕猎夹夹住了,他立即打开夹子放飞苍鹰。后来,人们便将这个土台称为“放鹰台”。唐代诗人李群玉曾写过《东湖二首》,将傍晚时分雨后东湖的野趣与恬静展现在世人面前。南宋诗人袁说友游至东湖时,触景生情留下诗句:“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

“东湖之父”兴建海光农圃

    说起东湖,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东湖之父”周苍柏。1929年,担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行长的周苍柏决心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财力建造一个公园,让市民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周苍柏决定先办一个农圃,栽花植树,修路造桥,建一些景点,美化环境。从这年开始,周苍柏便用个人积蓄买下东湖附近的荒地,作为开办农圃的基地。随后,他又扩大了规模。为了合理利用荒地,周苍柏聘请了一些农艺技师来规划、管理,又找了几十名技术工人将沟壑填平,将多余的小湖汊改建成道路,修建小桥,湖边种上树木。

    在购地的过程中,不少土地业主被周苍柏的行为所感动,杨显东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磨山这片土地归杨显东所有,他见周苍柏大规模收购土地有些反感,并拒绝卖地。周苍柏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登门拜访,讲明自己购买荒地只为市民休闲所用,不为经商谋私利。后来,杨显东被周苍柏的真诚打动了,将磨山无偿转让给他。

    次年,周苍柏请父亲周韵宣书写“海光农圃”四个大字,立于东湖边。同时,他在全国招募园艺师、果艺师,四处购买各种树木和花草,并带领全家亲自栽树种花。最终,周苍柏在海光农圃内修建了一个苗圃、一片桃林、一个动物园、一个专门观鱼的天鹅池以及一间米坊和一间香坊。就这样,武汉市第一家占地约500亩的免费开放式园林建成。海光农圃的主要功能是为武汉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场所,市民们可以在海光农圃内锻炼身体、嬉戏游乐。当时,海光农圃是极受市民喜爱的公园。后来,海光农圃再次扩大规模,划分为四个区:一区是核心景区;二区是苗圃区;三区是果园和饲养区;四区为教育区。根据1937年8月《湖北南湖余家湖公产清理处关于海光农圃重新丈量补价的报告》统计,海光农圃各区占地面积约36.2万平方米。

    关于修建海光农圃,周苍柏的长女、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回忆道:“十几岁时,每个星期天都见不到父亲。母亲说,父亲去东湖了,我们都很好奇东湖到底是什么样子。终于有一天,父亲带我们去东湖,从汉口坐轮渡到武昌,又坐人力车到水果湖,再转‘小划子’到东湖。当时,东湖的水很清,但岸上什么植被都没有,只有泥巴地,父亲就带着我们种树、养动物来开垦。”暑假期间,他们白天在这里游泳、划船,晚上在东湖迷人的夏夜星空下纳凉、奏乐、吟诗。周小燕还说,他父亲利用海光农圃这个名字,做出海光牌蜂蜜、蚊香、咸鸭蛋,为的是让海光农圃自力更生,不用收门票也能经营得很好。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给海光农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38年10月,武汉被日军占领。周苍柏被迫携全家迁往重庆,将海光农圃委托给他人管理。1942年,驻扎在武汉市区的日军将魔爪伸向了郊外,强行霸占海光农圃。他们砍伐果树,改种水稻和蓖麻,并肆意破坏海光农圃内的游乐设施、动物园、园艺和房屋建筑。

    抗战胜利后,周苍柏回到武汉,面对满目疮痍的海光农圃,非常心痛。随后,他带领园艺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周苍柏虽然竭尽全力恢复海光农圃原貌,但由于当时处于动乱时期以及他本人的经济实力有限,重建后的海光农圃的设施完备性和规模却不及当年。

20世纪60年代的东湖听涛景区

    1949年6月,武汉解放后仅一个月,周苍柏主动将海光农圃捐赠给国家。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政府对海光农圃进行了接收,“海光农圃”更名为“东湖公园”,并成立东湖建设委员会。周苍柏也因此被誉为“东湖之父”。

全面建设“东湖风景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湖公园开始迎来系统有序的建设。1950年1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出通令:“查东湖地区广大,风景幽美,如只作局部建设计划,诚恐有损于自然风景,不如扩展至东湖全区为宜,而公园地区又无从如此之大,故将‘东湖公园’改称为‘东湖风景区’……”从这份通令看,当时,有关部门就从东湖地区的风景资源和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整体运筹,奠定了风景区后续规划和布局的基础。1952年,东湖风景区建设全面展开。1963年,武汉市人民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东湖风景区建设和管理的决定》,针对东湖规划建设,对其范围、管理方式又作出了相关规定,即对于东湖既要从宏观上进行长远规划,同时也要逐步进行具体项目的建设。1982年11月8日,东湖风景区被国务院正式审定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16年12月28日,国内首条城区内的5A级景区绿道——东湖绿道一期工程建成开放。绿道以人为本,将汽车隔离,让人们都能以最闲适的心态,徜徉于自然风光中。为了满足人们休闲的更高需求,2017年底,武汉东湖绿道二期项目向市民开放,与一期国内最长的28.7公里城中湖绿道扣环成网,形成百公里绿道景观。

    从海光农圃到国家级风景区,历经多次长远规划与精心建设的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正在散发着它特有的自然韵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湖北省武汉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5月18日 总第322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