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磨灭的城市记忆

作者:陈泽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15 星期二

    “您还记得1278天前这里破败泥泞、黯淡无光吗?”“您还记得1129天前这里是一片滩涂吗?”“您还记得711天前这里没通高铁吗?”……

    最近,我漫步在汕头市小公园、火车站和东海岸等地,惊喜地发现道路旁边立起一块块水滴形状的“提示牌”,勾起了我对城市旧貌换新颜的温暖回忆。这“袖珍型”的城市档案,别出心裁地记录了汕头市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公园重焕生机,火车站动车通行,东海岸高楼拔地而起……

    无独有偶。在今年国际档案日当天,我在汕头市中山公园邂逅了一个特别的档案展。这个由汕头市委办公室与市档案馆联合举办的“新中国的记忆”主题展览,通过80幅档案图片再现一个个历史事件,汇聚成一幅壮丽的城市发展画卷。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行行激扬的文字,浓缩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的发展历程,沉淀出历史的厚重,让人触摸到城市的过往和现在。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一件件档案,既是原始文献,又是历史凭证,启迪后人传承汕头历史,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推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由于写作的原因,笔者曾多次到档案馆查阅资料,从历史档案中撷取史料凭证,获得创作灵感。印象最深的是最近一次写一篇有关汕头发展成就的文章,内容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可临动笔时却听到一些关于特区发展的不同观点和声音,使原本信心满满的我,不得不放下笔来对文章的立论和论据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向城市档案寻求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又一次走进档案馆查阅档案时,果然有了意外收获:“1981年11月14日,汕头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区域范围1.6平方公里……”汕头经济特区当时的启动资金仅有600多万元,工作人员只有30多人;而到了1984年,短短的3年间,特区面积扩大到52.6平方公里……读着一页页有凭有据的文字记载,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从档案中,我为论文找到了有力的论据,更为汕头发展的辉煌成就找到了底气和注脚。回来后,我完成了论文《增强文化自信,构筑汕头精神内核》,其中写道:“或许有人会将汕头与同时期的其他特区作比较,由此自叹弗如。这种认知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城市之间的起步、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差异……”随后我又抛出了中心论点,并以翔实的论据进行论证。文章在《汕头日报》刊登后,迅速被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转载,并被市委宣传部与市社科联收入论文集中,本人还应邀参加了市社科理论界组织的“话发展、谈落实”专题座谈会。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城市档案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它为城市治理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而汕头市70年的发展历程也让人明白:昔日的辉煌已定格成精彩的历史档案,今天的奋起必将凝聚成明日难以磨灭的城市记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14日  总第343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