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为伴 逐梦前行

作者:张喜凤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25 星期五

    档案是历史的记忆,新中国的历史记忆有着不同的档案体现形式,我有幸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亲历者、见证者。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煤炭工业改革开放新篇章。这对出生于1975年的我来说是幸运的。40多年来,煤炭行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鼓励创新,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我的第一故乡——乌达矿务局苏赫图矿

    我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乌达苏赫图煤矿,一个普通又幸福的大家庭中。我的爷爷、爸爸、叔叔、姑姑都是煤矿职工,在矿区,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煤矿依靠他们发展,他们依靠煤矿生活。我的童年成长是轻松愉快的,经常在居住的平房东边的土堆上和一群小伙伴们玩耍,午饭常常在收音机前听评书,每天傍晚还会守在14寸黑白电视机前看动画片。

    1979年至1980年,煤炭工业全面整顿,加强了生产矿井的开拓掘进,发展了采掘机械化,完善了矿区和矿井的生产配套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和生活福利措施。1985年,国家开始对统配煤矿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企业自主经营权逐步扩大,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乡镇煤矿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副食和生活用品的品种丰盛了,购买也方便了。我们住处附近还建起了农场,种有果树、蔬菜,每年都能吃到香甜的葡萄。

我的第二故乡——准格尔旗薛家湾

    1991年年初,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举家搬迁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从一个老井工煤矿到了五大露天矿之一的新建准格尔矿区。刚到这里时一切都是新奇的,到处都在进行工程建设,黄土满天飞。办公区与住宅同在仅有的几栋楼房内,多数职工都是单身,统一住公寓吃食堂,举家搬迁至此的职工大多在周边租平房住。那时,由于条件有限,吃蔬菜成为一种奢侈,公司每周从呼和浩特市运两次蔬菜限量供应给职工。尽管那时人们的生活艰苦,但想到未来美好的前景,大家都乐此不疲,干劲十足。

    1983年6月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煤炭工业部研究,决定成立准格尔煤矿建设指挥部。1986年6月,批准准格尔项目立项,成为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为一体的特大型项目。1989年,该项目被列为第二批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国家十大新开工重点项目之一,并被国务院列为1989年新建扩建27个能源项目之首。项目于1990年开工建设,1996年投入试生产,1999年正式投入生产。此后,项目发展迅速,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见证改革进程中的发展变化

    1993年至2001年是煤炭行业市场化培育和发展阶段,国家通过试点放开煤炭价格,全国统配煤矿实行属地管理。但由于小煤矿肆意开采,煤炭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上受当时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煤炭行业长达5年的低迷。1998年,煤炭工业部被撤销。同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准格尔煤炭工业公司和乌达矿务局划归神华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就在准格尔大搞建设的时候,我的第一故乡苏赫图矿由于资源匮乏、管理机制落后等原因,企业的生存受到制约。1999年6月起,乌达矿务局以企业改制为突破口,大力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不仅有效遏制了企业效益长期下滑趋势,而且基本解决了职工工资和离退休金长期拖欠问题,促进了矿区的稳定和发展。2002年至2011年,是煤炭工业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这一时期,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多元投资机制逐渐形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煤炭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工业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2017年8月,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17年11月正式成立,充分体现了煤炭发展与电力的高度融合,饱含着国家和人民对能源事业发展的殷切希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24日 总第344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